朱元璋在封賞張希孟的時候,用的語氣明顯要客氣很多,而且還說出了堪比呂望的話。這就是拿張希孟比興周八百載的姜子牙,偏偏封的又是齊國公,簡直不能不讓人聯想。
但是在場眾人,不論文武,哪怕是那些嫉妒張希孟的,也不得不承認,實至名歸。朱元璋不好好封賞張希孟,他甚至沒法和老兄弟們交代。
怎麼?
我們張先生不行唄?
“臣拜謝主公大恩。”
張希孟除了接受,還能如何?
不過就在老朱攙扶他的時候,張希孟嚴肅道:“臣是否依舊執掌門下省?”
朱元璋稍微一頓,隨即只能道:“先生為右相,領門下省,位在李相之下!”
聽到這話,張希孟欣然一笑,隨即轉身,對李善長道:“李相總領中書,身居首揆,下官居門下,以治吏為第一。還要靠李相鼎力支援,方能順利推行。”
李善長略怔了一下,便笑道:“張相你太客氣了,我二人同為輔佐之臣,雖位居百官之上,但到底都是上位臣子,大明草創,天子初登大位。尚有諸般要務,需要咱們同心協力,中書門下,分工不同,皆是為了上位效力,卻是不必這麼客氣。”
老李的這番話,哪怕是那些不太服氣他的人,也挑不出什麼毛病。
說起來李善長也倒黴,明明是蕭何一般的人物,第一功臣,哪怕是徐達都搶不走。。
可他偏偏遇上了張希孟,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老李都沒有半點勝算。
張希孟和朱元璋之間,幾乎都是一家人了,他又建立起一整套的學說體系,取代了程朱理學,輔佐大明立國。
儼然活著的夫子聖賢。
這還不打緊兒,哪怕李善長最熟悉的政務,其實張希孟也不弱的,老李的那點把戲,根本瞞不過張希孟。
老李所以還能第一個得到封賞,直接原因就是他依舊統領中書省,是正宰相。張希孟自然要排到後面去。
但是更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張希孟不願意和他搶,屬於施捨了左相給他。
你眼中朝思暮想的女神,卻不如別人眼裡的球。
還有更鬱悶的事情嗎?
有!
那就是連球都沒有!
反正李善長看開了,說到底張希孟務虛為主,他站得太高了,就不太適合做柴米油鹽的瑣碎事情。
咱老李握著幾乎所有大政的執行權,而且還不怕髒不怕累。只要把這項權力用好,哪怕天子都不在乎,至於張希孟,也不是不能供起來!
你以為咱認輸了,錯了,咱老李才是百折不撓,九死不悔。咱只不過需要調整一下策略而已。
封了三位國公,一個西平侯之後,朱元璋加快了進度,一口氣點了三個人。
“常遇春為左軍大都督,出鎮江州;胡大海為右軍大都督,出鎮鎮江府;馮國用為中軍大都督,留守應天!”
三個人聽到這裡,齊齊一振,慌忙叩謝皇恩。
五位大都督,徐達給個國公,朱英給了侯爵,分別代表了上限和下限。
給他們三個,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大戰中,只要能立功,表現好,立刻就是世襲罔替的爵位,這仁人還說什麼,拼命就是!
至於其他將領,包括吳禎、吳良、花雲、唐勝宗、陸仲亨等人,也只有強烈的羨慕,
雖然是淮西舊人,但他們的功勞確實不行,能力差點更多,只能算是下一批次了。
朱元璋點了三個人之後,又頓了頓,這才道:“還有一個人,他是咱的好兄弟,雖然這次沒有參加大典,但是他的功勞,人所共見。湯和加封鄂國公,世襲罔替。接下來的滅陳之戰,還要仰賴他的牽制!”
點到了湯和,大傢伙稍微遲疑,立刻心服口服。
湯和不但資歷老,貢獻很大,而且人家不避艱險,直接帶著幾千兵馬,前往苗部,發展出來這麼大的力量,有為老朱經略西南開啟了門戶,甚至日後恢復雲南等地,都要算湯和一份功勞。
這個身份,這個貢獻,給個世襲罔替的國公,足夠了!
所以別不服氣,能被老朱點到的,都是獨到之處的。
提到了湯和之後,朱元璋半晌沒有說話,隨後他站起身,走到了幾位文官的面前。
“賈先生,朱先生,你們二位,隨著張先生,擔任少傅少保,替咱一起教導太子吧!”
賈魯和朱升聽到這話,急忙躬身,“多謝上位信賴,老臣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