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部分

西班牙駐美國大使在一封信中援引一個出處不詳的資訊通知他的政府,“有跡象表明,這是美國海軍刻意安排的一次事件,恐怕戰爭在所難免。”

在國內輿論的強烈壓力下,麥金萊總統向西班牙政府發出措辭嚴厲的照會,提出了關於古巴**的最終要求。

由於西班牙政府為了控制古巴局勢,數年來已經投入了數額巨大的軍費和各種名目繁多的款項,其中僅僅用於賠償美國公司和個人的損失就花費高達1800萬美元。假如在這種情況古巴最終**,那麼國內一定會由於對政府無限失望而發生革命,這是西班牙保守黨和自由黨高層的普遍看法,因此特蕾薩女大公堅決回絕了美國政府的要求。並全力以赴向歐洲各君主國求援。

在歐洲各大國中,法國和奧國和西班牙關係最好,一方面這是來自於皇室的血緣和姻親的自然親近,另一方面西班牙和法奧兩國在地域、宗教和經濟上的聯絡也最為密切。

法西兩國皇室都來自波旁家族,自太陽王路易十四以來。兩國在歐洲所有重大問題上均保持一致,為此西班牙還幫法國捱了不少板子。

所以,菲利普八世國王在古巴問題上是完全同情並支援西班牙的。在美國政府向西班牙提出嚴厲照會後,菲利普國王便打電報給外交部,希望塔列朗為了西班牙的利益而組織歐洲國家,或者僅僅組織大陸國家進行干涉。

在電報中。菲利普國王特別強調道:攝政女王的政權隨著古巴的喪失,可能會垮下去,這將對我們十分不利。雖然這裡的“我們”指的是法國或者國王本身,塔列朗不甚清楚,但是是時候行動起來了。塔列朗看著電報默默的想到。

他迅速通知他在柏林和維也納的代辦,希望就此事先行徵求德奧兩國的意見。

由於特蕾薩女大公來自哈布斯堡家族。而且是著名的卡爾大公一系,所以皇族內部均表達了強烈的支援願望。不過鑑於美西爭端發生在遙遠的美洲,而奧國缺乏有力的海軍艦隊,因此這種支援只能暫時停留在口頭上。

美西爭端作為國際上頭等政治事件,即便沒有塔列朗的詢問,德國也會拿出一個自己的方案。

歷史上,德國利用美西戰爭成功撈取了西班牙在太平洋上的若干群島。雖然經濟價值不大,但是對於彰顯帝國威望還是大有好處的。

不過,本位面,由於英法在非洲的矛盾已經化解,法紹達這個小鎮的名字再也不會被歐洲人得知。所以,法國有興趣並且也有實力對美西衝突進行干預。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要想利用西班牙戰敗,從美國人手裡分一杯羹怕是毫無機會的。而且威廉也絲毫未做此想,就他的心意來說,在背後支援法國對美國採取強硬態度。從而使西班牙保住古巴符合德國的利益。

威廉的想法代表了大部分德國人的觀點,他們一則出於同情之心,一則出於現實的利益考慮。以至於1899年到達柏林的美國大使勞阿特在他的日記中寫道:從來到柏林的時刻起,我就覺察到不滿意美國的輿論……只有兩家值得一提的報紙是懷有好意的。

東部的容克貴族階層大部分一想到共和政體就頭皮發麻,對美國打心眼裡厭惡。另外。由於美國小麥的競爭,由於憤恨美國對砂糖和伏特加酒所訂下的高額關稅,也由於害怕美國佔領古巴後就會得到製造這些產品的原料,他們對於西班牙的好感是從不掩飾的。東部的農業階層特別痛恨麥金萊上臺後推出的最新的《丁萊關稅法》,高達70%的稅率嚴重損害了奧德河畔大地主和糖廠的利益,因為就供應砂糖給美國一事來說,德國在歐洲國家中佔據首位,並且僅僅次於古巴和夏威夷群島。

不過即使如此,美國對於德國貿易的重要性依然遠遠高於西班牙,一方面,美國的總人口和人均收入比後者高得多,市場規模也就自然比後者大得多,另一方面,西班牙給予德國的關稅也並不比美國好多少。

德國對美國的年度貿易額在1890年代大體保持在1000…1500萬英鎊的規模,雖然這隻佔據了德國海外貿易總額的7%,但是比對西班牙的貿易高出五倍不止。

對此,克魯伯集團旗下的保守報紙《柏林新聞》評論道:德國的輿論……仍然重視重大的經濟利益所要求的東西,但是卻也毫無畏懼的站在法律和道義這一邊。

該報堪稱“騎士精神”的立場主要是由下列因素所決定的:古巴戰爭爆發後,克魯伯工廠接到大量西班牙陸軍的訂單,隨著美國干預的可能越來越強,訂單的數量也在以幾何級數猛增。

站在“法律”和“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