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部分

使現有的里拉紙幣和英鎊掛鉤,可以在倫敦自由兌換。

這一明顯偏向撒丁-皮埃蒙特的建議自然遭到大陸三國的反對。

最後經過反覆協商,決定以法國財政專家茹拉提出的財富淨值原則解決經濟方面的一攬子問題,不過撒丁-皮埃蒙特王國繼承義大利王國原本的國際地位是無須爭議的,這是實力所決定的。

義大利解體後,撒丁-皮埃蒙特王國佔有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領土面積和人口的五分之二;威尼斯-倫巴第雖然經濟總量不低,但是人口和麵積小了很多;至於兩西西里王國和教皇國由於基本上沒有工業,所以經濟總量低得可憐。撒丁-皮埃蒙特王國依然是其中最具實力的一極。

按照法國人的辦法,義大利政府的所有資產都要評估折價,然後以此來確定里拉紙幣的最終幣值。

歷史上,義大利在1866年統一後的很長時間內採用金銀複本位貨幣,並且為了維持超出國力水平的軍力,超量發行了大批里拉紙幣,這些紙幣是不能和黃金自由兌換的。吐火對已經隨著政權的解體而作廢飛紙幣不加回收,那麼勢必引發義大利地區民眾的不滿和政治的不穩定。所以,早在戰前的維也納會議的時候,德、法、奧三國便已經簡要的商議過此事,當時約定以國際貸款的方式全盤解決這一問題。

不過這一方式將涉及到軍艦、武器、國有土地一級殖民地的分配,十分麻煩。期間還會涉及到是按照納稅額度分配,還是按照人口數量或者領土面積分配的一系列難題。

所以,法國財政專家提出的資產折價評估法免去了這些麻煩,最終各國分到的財富的多少將取決於各自國民手中紙幣的數量。

這個辦法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讓利於民,那些眼看要作廢的里拉紙幣基本上可以恢復到原本的名義價格,畢竟義大利政府手裡的資源還是不少的。

海軍全部軍艦和港口設施估價1200萬英鎊,陸軍裝備500萬英鎊,北阿比西尼亞和南部索馬利亞殖民地分別作價450萬英鎊和20萬英鎊,50萬公頃的國有土地估價500萬英鎊,其他資產比如鐵路等按照區域屬地原則分配,不計入金額。

這其中,除了殖民地外,其他資產基本上反應了真實的價格水平,按照英法兩國的授意,直接就被撒丁和那不勒斯兩國瓜分完畢,所需資金則由他們背後的金主以信用貸款的方式解決。

教皇國不設立海軍,而新建陸軍採用法制武器,因此什麼都沒要;威尼斯則只接收了一艘舊式巡洋艦和幾條小魚雷艇,總價值不到10萬英鎊。

這是按照威廉的指示辦的,因為只有威廉知道,義大利海軍唯一一條有價值的軍艦——偉大的加里波第級——此時還在船臺上,其他那些鐵甲艦和巡洋艦無論裝甲質量還是設計式樣都已經顯然落伍。在德國新建裝甲巡洋艦面前如同一堆破銅爛鐵。

所有資產價格中,只有義大利在東非的北阿比西尼亞殖民地的價格是明顯被高估的,原因是無論英國、法國甚至德國都有意獲得這一地區。所以,彼此支援各自的勢力對王國的這一遺產提出主張,為此不得不進入價高者得的競買程式。

北阿比西尼亞和南蘇丹接壤。英國擔心,法國獲得此地後將可以方便的向馬赫迪武裝將出售武器,那麼英軍想要徹底征服南蘇丹就要大費周折了。至於放棄南蘇丹,那是根本不成立的,因為從這裡可以直接威脅英國在埃及的統治。

所以,英國政府決心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兩西西里王國得到這片殖民地。

不過,法國此時已經從1891年戰爭中恢復了過來,精明的塔列郎拼命指使兩西西里代表提高出價。最後,直到撒丁-皮埃蒙特代表把價格抬高到450萬英鎊,塔列郎才憤憤的讓兩西西里代表終止加價。

在對南索馬利亞的競買中,撒丁-皮埃蒙特代表只叫價一次便不再加價,最後兩西西里代表在法國的授意下以20萬英鎊輕鬆獲得該地。南索馬利亞對於英國和德國都沒有太大用處,所以兩國都無意花這筆冤枉錢。

但是法國得到該地區後,其在東非沿岸的殖民地會變得較為緊密,可以進一步加強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在未來的貨幣使用方面,會議沒有做強制的要求,畢竟各國名義上都是獨立的國家。不過,按照大陸三國在維也納的約定,威尼斯將使用和德國馬克等值的新幣,而那不勒斯和教皇國則採用和法國法郎等值的義大利法郎。

至於撒丁-皮埃蒙特是繼續使用新版里拉還是其他什麼貨幣,則只有他們自己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