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2部分

而這次會面的過程,各種言語上的試探,可以直接省略。

在座陪同的,還有另外一男一女兩名30來歲的哲儒工程師:david boggs即大衛?博格斯和radia perlman即拉迪亞?珀爾曼。

自去年底資料庫ebase在市場上的大受歡迎,尤其小霸王遊戲機的銷量大爆發之後,唐煥名下的公司對高階人才的吸引力明顯增強,基本上無需他這位老闆去花費心思挖人了。

原本時空裡,大衛?博格斯和拉迪亞?珀爾曼,都是在今年去的dec。結果被收受命令為386計劃招聘網路人才的哲儒人力資源部門網羅進了公司,這種搜刮能力讓唐煥都歎為觀止。

通常。人們認為乙太網發明於1973年,因為當時羅伯特?梅特卡夫給parc的老闆寫了一篇有關乙太網潛力的備忘錄。

不過,羅伯特?梅特卡夫本人認為,乙太網是之後幾年才出現的。即在1976年,羅伯特?梅特卡夫和他的助手大衛?博格斯,共同發表了一篇名為《乙太網:區域計算機網路的分散式包交換技術》的文章。

羅伯特?梅特卡夫離開parc,去創辦3,大衛?博格斯同樣離開了parc,不過拿到了碩士學位的他,則繼續留在西海岸,計劃攻讀斯坦福大學的博士,然後來到了哲儒。

至於拉迪亞?珀爾曼,她從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碩士畢業後,從事網路裝置的軟體研發。也不知道哲儒的人力資源部門怎麼忽悠的,把她從東海岸帶到了西海岸。

不要小看這一點,美國的大學可是分圈子的,一個人選擇了什麼樣的大學,往往也就意味著其將來的工作層次,甚至擇偶範圍。

原本時空裡,拉迪亞?珀爾曼在技術上建樹頗多,最重要的一點可能要數1983年; 她發明了spanning tree algorithms 生成樹演算法; 研製出了用於網橋和交換機裝置的stp生成樹協議,對組建大型網路意義重大。

後來,拉迪亞?珀爾曼被冠以“網際網路之母”的稱號,但據說她不喜歡這個頭銜。

拉迪亞?珀爾曼的工作實際上是給網路(inter)制定了一個基本的資料傳輸的方法;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現場的技術人士,都是網路方面的專家。

不過,唐煥不想馬上進入技術討論環節,他首先問起了投資3的可能性,因為羅伯特?梅特卡夫在創立公司之初,拉來了不少風險投資,搞得自己都沒有話語權了,有些事情,他自己根本無法做主。

其中一個表現就是,最近3的董事會,另外請來了一個ceo,至於羅伯特?梅特卡夫,則被任命為公司董事會主席,同時兼任公司市場和銷售部副總裁,算是平衡了權力架構。

在唐煥看來,資本家們的此類操作,自有其道理,專業技術出身的創業者,不一定都能勝任自己公司的管理工作。

原本時空裡,羅伯特?梅特卡夫最後在1990年被掃地出門,和思科的兩位創始人類似的下場,時間更是相差不遠,而兩家公司也在短暫調整過後,進入了快速成長期。

抱怨的太多也沒用,事實就算如此殘酷,創者們需要的反省,至少唐煥如此認為。

而且,羅伯特?梅特卡夫這個人很活躍,在網路界扮演著先知的角色。

他曾經提出了著名的,與摩爾定律相媲美的梅特卡夫定律:“網路的價值與聯網的使用者數的平方成正比。”

各種社交軟體,驗證了這個說法的正確性,微博上一個擁有成千上萬粉絲的大v賬號。其價值如何。有目共睹。

當然了。羅伯特?梅特卡夫的大嘴巴並非總是正確,也給他自己惹來了嘲笑。

比如羅伯特?梅特卡夫曾經在1995年預言,1996年網際網路將迎來毀滅性的癱瘓,事實上當然是大家都沒事。

羅伯特?梅特卡夫還預言過,無線網路會在1990年代中期消亡,可實際情況卻是,使用者到處找wifi訊號。

羅伯特?梅特卡夫並沒有就此打住,又發表了“社交網路泡沫”的言論。似乎相關公司照樣賺得盤滿缽溢。

由此可見,所謂的先行者們,神話光環都是別人強加上去的,至少唐煥在和羅伯特?梅特卡夫打交道的時候,感覺對方很正常。

比如,他就看出來了,羅伯特?梅特卡夫樂於看到自己投資3,因為羅伯特?梅特卡夫希望在公司董事會里多一個夥伴。

儘管如此,沒有拍板權的羅伯特?梅特卡夫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