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四十日,始終難斷思念良友之情。慕容先生當年論及天
下劍法,深信大理天龍寺‘六脈神劍’為天下諸劍中第一,恨
未得見,引為平生最大憾事。”
本因道:“敝寺僻處南疆,得蒙慕容先生推愛,實感榮寵。
但不知當年慕容先生何不親來求借劍經一觀?”
鳩摩智長嘆一聲,慘然色變,默然半晌,才道:“慕容先
生情知此經是貴寺鎮剎之寶,坦然求觀,定不蒙允。他道大
理段氏貴為帝皇,不忘昔年江湖義氣,仁惠愛民,澤被蒼生,
他也不便出之於偷盜強取。”本因謝道:“多承慕容先生誇獎。
既然慕容先生很瞧得起大理段氏,明王是他的好友,須當體
念慕容先生的遺意。”
鳩摩智道:“只是那日小僧曾誇口言道:‘小僧是吐蕃國
師,於大理段氏無親無故,吐蕾大理兩國,亦無親厚邦交。慕
容先生既不便親取,由小僧代勞便是。’大丈夫一言既出,生
死無悔。小僧對慕容先生既有此約,決計不能食言。”說著雙
手輕輕擊了三掌。門外兩名漢子抬了一隻檀木箱子進來,放
在地下。鳩摩智袍袖一拂,箱蓋無風自開,只見裡面是一隻
燦然生光的黃金小箱。鳩摩智俯身取出金箱,託在手中。
本因心道:“我等方外之人,難道還貪圖甚麼奇珍異寶?
再說,段氏為大理一國之主,一百五十餘年的積蓄,還怕少
了金銀器玩?”卻見鳩摩智揭開金箱箱蓋,取出來的竟是三本
舊冊。他隨手翻動,本因等瞥眼瞧去,見冊中有圖有文,都
是朱墨所書。鳩摩智凝視著這三本書,忽然間淚水滴滴而下,
濺溼衣襟,神情哀切,悲不自勝。本因等無不大為詫異。
枯榮大師道:“明王心念故友,塵緣不淨,豈不愧稱‘高
僧’兩字?”
大輪明王垂首道:“大師具大智慧,大神通,非小僧所及。
這三卷武功訣要,乃慕容先生手書,闡述少林派七十二門絕
技的要旨、練法,以及破解之道。”
眾人聽了,都是一驚:“少林派七十二門絕技名震天下,
據說少林自創派以來,除了宋初曾有一位高僧身兼二十三門
絕技之外,從未有第二人曾練到第二十門以上。這位慕容先
生能知悉少林七十二門絕技的要旨,已然令人難信,至於連
破解之道也盡皆通曉,那更是不可思議了。”
只聽鳩摩智續道:“慕容先生將此三卷奇書賜贈,小僧披
閱鑽研之下,獲益良多。現願將這三卷奇書,與貴寺交換六
脈神劍寶經。若蒙眾位大師俯允,令小僧得完昔年信諾,實
是感激不盡。”
本因方丈默然不語,心想:“這三卷書中所記,倘若真是
少林寺七十二絕技,那麼本寺得此書後,武學上不但可與少
林並駕齊驅,抑且更有勝過。蓋天龍寺通悉少林絕技,本寺
()
的絕技少林卻無法知曉。”
鳩摩智道:“貴寺賜予寶經之時,儘可自留副本,眾大師
嘉惠小僧,澤及白骨,自身並無所損,一也。小僧拜領寶經
後立即固封,決不致私窺,親自送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貴
寺高藝決不致因此而流傳於外,二也。貴寺眾大師武學淵深,
原已不假外求,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少林寺七十二絕技
確有獨到之秘,其中‘拈花指’、‘多羅葉指’、‘無相劫指’三
項指法,與貴派一陽指頗有相互印證之功,三也。”
本因等最初見到他那通金葉書信之時,覺得他強索天龍
寺的鎮寺之寶,太也強橫無理,但這時聽他娓娓道來,頗為
入情入理,似乎此舉於天龍寺利益甚大而絕無所損,反倒是
他親身送上一份厚禮。本相大師極願與人方便,心下已有允
意,只是論尊則有師叔,論位則有方丈,自己不便隨口說話。
鳩摩智道:“小僧年輕識淺,所言未必能取信於眾位大師。
少林七十二絕技中的三門指法,不妨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