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部分

鬧的久我敦通。

久我敦通向來被武家瞧不起,此刻突然受到重視,自是有些受寵若驚,不過出於公卿的顏面,他還是故作鎮靜,清了清喉嚨,鄭重其事地說道:“流放又稱流罪,乃律令五刑之一,是僅次於死罪的一種刑罰,根據罪行的嚴重程度,分為‘近流’、‘中流’和‘遠流’,其中‘近流’是指在京都方圓三百里內流放,‘中流’是指在方圓五百六十里內流放,‘遠流’可就慘了,是在方圓一千五百里之外流放;判處‘近流’的囚犯一般會流放到越前、播磨這些較為舒適的地方,當然,基本上只有公卿顯貴才會得此待遇;‘中流’的話,則是信濃、伊予這些較為貧窮的國度,雖說日子沒有在京都舒服,但必要的溫飽還是能夠保障的;至於‘遠流’,通常只有謀逆的罪犯才會享受這種待遇,地點嘛,伊豆、隠岐都還算是好的,更有甚者會被流放到蝦夷地或者對馬島……”

“夠了,”眾人正聽得津津有味,前田利家突然悶聲問道:“照您的意思,大納言至少是要流放到伊豆了?”

“本該如此,”久我敦通微微頷首,卻又面露難色:“不過那是平安時期的慣例,當時伊豆尚屬較為荒蠻之地,流放到那裡確實已經足夠了,可現在不一樣了,伊豆已算不上品貧窮,因此,懲罰重刑犯,恐怕還要再往東北去些,或者是西國的周防長門一帶。”

“這麼說,越中少將應該流放到陸奧或者毛利家的領地嘍?”北政所也有些於心不忍,很是關心地問道。

久我敦通點了點頭,頗為無奈地回答道:“沒錯,以少將所犯罪行,是該流放到極邊之地,可考慮到大納言,在下覺得可以適當通融一下,流放到關東也就可以了。”

“關東?”德川家康眼睛一亮,搶先說道:“老夫的封地便在關東,將少將流放到那裡,老夫絕不會讓他受苦,還望大納言放心。”

前田利家雖然垂垂老矣,可家康的心思他還是能揣測一二的:“流放到關東豈不是落到你的掌心,到那時,用利長要挾前田家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吧?”

想到這裡,前田利家婉言拒絕了德川家康的“好意”,畢恭畢敬地回答道:“內府的好意利家心領了,可利長畢竟是囚犯,老夫又是大老,更不能徇私,因此,還望北政所和右府能從嚴治罪。”

“在下明白了,”秀保搶在北政所之前開了口,他便琢磨邊試探性地說道:“既然大納言都要求從嚴發落,秀保只好依法行事了,北政所和諸位大人,在下覺得不如將少將流放到百廢待興的任那國,讓他在那裡好好反省吧。”(未完待續。。)

ps: 有關任那國的具體細節,在第一九三章有詳細說明,大家不妨翻看一下。

第二四二章 五郡選一

秀保的提議是在座大名始料未及的,特別是方才還對秀保充滿期待的文臣派,此刻更是大呼處罰過為嚴厲,請求秀保從輕發落。

“任那建國至今不足數月,孤懸海外,地形險峻,且與明國、朝鮮勢力犬牙交錯,五步一柵、十步一砦,軍士居於彼處尚且膽戰心驚,何況是身份高貴的越中少將?眾所周知,《仁川和約》後南部四道的三族可自由往來,人員複雜,特別是鮮人,居心叵測,奪回故地之心不死,東至蔚山,西到仁川,千里之地,義軍遍佈,遙相呼應,此起彼伏,任由大軍兩萬,明軍策應,仍不能趕盡殺絕,此時將少將流放至任那,依在下看,根本是九死一生啊,還望右府和北政所酌情考慮。”

說此話的不是別人,而是五奉行的筆頭石田三成,他本以為秀保會選擇將前田利長流放到與利家關係和睦的毛利家,或者是同為五大老的上杉景勝處,這兩家雖說位置偏遠,可保前田利長衣食不愁是沒有問題的,特別是上杉家,只要自己向重臣直江兼續打聲招呼,絕對不會怠慢利家的這位嫡子。

沒想到,秀保竟然如此歹毒,直接將前田利長踢出了日本,趕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朝鮮,那裡雖然名義上和大八洲(日本古稱)上的令制國無異,可在座眾人心裡明白,不論是人口構成、經濟發展、周邊環境還是法令法度,都和本土的六十六州有著很大的差異,特別是人口構成和周邊環境,那都是比蝦夷地還要複雜險惡的,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朝鮮義軍的埋伏死於非命。因此,石田三成主動站出來,希望煽動眾人給秀保個難看,也好藉機改變自己在利家心中的形象。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秀保根本不給他這個面子,一臉不在乎地拒絕道:“既然判處流刑,就應該嚴格執行,這一點大納言都親口說了,治部你又何必求情呢?況且任那也不像您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