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部分

千人就已經是極限了。

林縛使林夢得、胡致庸嚴格控制西沙島新編戶流民的總戶數,最終上報兩千一百餘戶,丁口計九千八百餘人,崇州縣、海陵府地方以及江東宣撫使司對這一資料並沒有起疑心。他們也無法起疑心,畢竟以西沙島還處於未開狀況來說,能在兩三年之內將這九千八百餘人安頓下來,就已經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情了。

即使林縛此時不小心暴露出他有意控制西沙島的野心,也許更多人只會嘲笑他輕狂自大、不識經濟。

林縛卻是知道控制西沙島是大有可為的。

生產模式的不同,決定了在同一片土地上能夠養活的人口基數及軍事組織能力的根本性差距。

既然崇州縣良田畝產能達到五石以上,林縛也有信心將西沙島的貧瘠土地改造成畝產五石甚至更高的良田。

獄島以圈養豬漚肥以供菜園,菜園所出就要比周邊良田高出一大截。

比傳統的手工作坊更有效率、規模更大的手工工場作業,將能容納更多的剩餘人口,產生更多的剩餘財力。

他在獄島採用六七人共同操作的大紡車紡棉紗,人均紡紗量相比較以往提高四倍有餘。

之前林縛是拿獄島當成他的試驗田,現在有了西沙島,在獄島試驗可行的耕種以及生產組織模式,都可以拿去西沙島大力推行。

不過林縛後世所掌握的知識跟當世的手工業生產工藝是嚴重脫節的。

後世慣用螺栓固定、組裝物件,按照林縛的要求,獄島工匠也能做出合用的螺栓來,只是製作一枚螺栓需要一名熟練工匠晝夜不休的硬車七八天時間,代價高得驚人。

林縛最終只是將那枚螺栓擺在書桌上當工藝品觀賞,絕口不再提螺栓的事情。

以此為前提,林縛更迫切需要對當世的手工業生產工藝及技術有全面而透徹的瞭解,遂請趙舒翰編《匠典》。

趙舒翰學問、見識卓於常人,另外江寧為帝國南都,人文繪萃、百匠鹹集,給編纂《匠典》提供許多便利。

林縛另外還想在河口透過公開弘揚雜學匠術的方式,來吸引更多的能工巧匠直接參與到《匠典》的編纂工作中來,並招攬一些工匠直接進入集雲社在河口開設的工場,以後再往西沙島輸送。

林庭訓在生前做的一件有利林族的事情就辦義學,資助林族以及上林裡子弟讀書,目的很單純,就是為林記貨棧培養能識字、會算術的掌櫃、夥計,也有少數資質甚優的子弟是以科考為培養目標。

顧氏沒落了十年,年輕一代幾乎沒有可用之人,林族的年輕子弟隨便拉一個就能獨擋一面。這也是顧悟塵不得不依重林族的關鍵原因。

林族撤到河口之後,林縛就主動承擔起興辦義學的責任來,目的也很單純,除識字、算術外,又加了基礎雜學部分。

p:求紅票。

第34章 河口秘情

已入深秋,從朝天蕩吹來的江風寒意磣體。

趕上秋糧上市,四鄉八里的田主、農戶大多數人家只保留一年家用米糧,其餘都就近運至集鎮販售,換來銀錢好繳納田賦丁稅及各種攤派,並換購鹽油醬茶等生活之必需,許多人家的鍋碗瓢盆也要拿到市集來找工匠補一補縫兒、缺口什麼的,好接著用。

今年江寧秋糧豐收,糧價雖賤,盈餘仍豐過往年,狠狠心咬咬牙,扯一段布給家人年節前都添上一身新衣裳,也捨得幾枚銅子給跟著來趕集的小孩子買一包荷花葉包著的果食。

官府也趁此時備漕,諸河幫拿著官府的公函及備漕銀到城郊市鎮收儲谷糧、裝船待行。

東海寇退去有一個多月了,太湖沿岸諸府縣暫時恢復平靜,對秋漕影響不大。

洪澤浦沿岸,特別是東陽府境內的上林渡米市不復存在之後,對秋漕的影響極大,東陽、濠州諸府只能將稅銀運至江寧來備漕。曲陽鎮米市近乎半廢,使得城南龍藏浦、上元縣米市格外的擁堵跟混亂。

西河會原先只計劃三分之一的漕船到河口來備漕,孫敬軒看著情形不對,將西河會所有的漕船都到河口來備漕;只用了四天的時間,就將四萬石漕糧備足,兩百餘艘漕船停泊在秋冬季風平浪靜的朝天蕩裡,等待擇吉日船。

漕路會比往年擁堵許多,趕在前頭給堵住的可能性總是小一些。

孫文婉與文珮到河口後,先帶了禮物去林景中宅子裡給林景中的父母請安,才回船上換了男裝再登岸逛街,為父兄們今年的秋漕之行置辦行頭。

趕著今天河口的草市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