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行中滿是詫異,道:“軍中竟也可以有明倫堂嗎?”
明倫堂號稱學宮正殿,多設於文廟、書院、太學,是讀書、講學、弘道、研究之所,說穿了,所謂傳經義、明人倫,才有這明倫堂三字。
見到這營中最氣派的學宮大殿,吳行中顯得錯愕。
葉春秋含笑道:“先生以為鎮國新軍如何?”
“自是戰力無雙。”
葉春秋頜首道:“那麼鎮國新軍與其他諸衛的分別是什麼?不同之處,只在於鎮國新軍乃是讀書人組成,他們知書達理,明人倫而知是非,因為受聖賢之書薰陶,方知忠信禮義,因而,在下官看來,鎮國新軍之操典固然要緊,給養亦是不可或缺,可是這弘揚正道的明倫堂,更是鎮國新軍出類拔萃的精髓,因而設明倫堂,延請似先生這樣天下最頂尖的名儒,教授他們孔孟之道,讀了書,方能明理,明瞭理,方知忠義,只是有勞了先生。”
吳行中捋須,忍不住開懷而笑,這話……他很愛聽,他突然覺得自己的自信心都膨脹了,彷彿自己是做一件曠古未有的事。
於是踏入了明倫堂,在這裡的正中,則是一副孔夫子的畫像,上頭有一匾額,又書‘至聖先師’四字。左邊則是講臺,右邊是一個書案,已有書吏在此鋪開了紙卷,一副隨時記錄的姿態。
再下則是百張桌案,百來個生員在王守仁的帶領下跪坐在案牘後,一個個正襟危坐,紋絲不動。
見了吳行中來,葉春秋便道:“這位便是名滿京師的吳先生。”
嘩啦啦……
諸生紛紛起身,整齊劃一,紛紛長揖道:“見過先生。”
呼……
這個架勢……嚇了吳行中一跳,不過他很快鎮定下來,不鎮定可不成,會被人取笑的。
他咳嗽一聲,便見葉春秋居然也乖乖地坐在了諸生們後頭的案牘上,跪坐於案後,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這一夜,讓吳行中過了嘴癮,其實他本為名儒,一旦開了口,就是口若懸河,旁敲側擊,使人聽得如痴如醉,諸生在案頭上各有紙筆,絕大多數人也是用心聽講的,畢竟對他們來說,白日操練那樣的苦都熬得過,學習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
抱歉了,估計一下午是讓大家久等了,只是老虎想一氣呵成地寫出,然後一次性讓大家看,倒是又花了些時間修改,不過堅持這種東西,就是得需要專心和一口氣閉著幹,只是這閉關過後,幾個小時的緊繃,就不是那麼好受了,好了,一口氣更了三章,老虎鬆口氣,吃了飯繼續努力!
(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十章:大功告成(第五更)
一堂課講畢,葉春秋和王守仁親自將吳行中送出,吳行中則對諸生讚不絕口。
這鎮國新軍軍營的生活也隨著這一堂課傳了出去,一時也是熱議。
原來這鎮國新軍竟和縣學、府學沒什麼區別,原來還以為只有操練呢,而今倒是許多人動了心思,想要進入鎮國新軍了,畢竟除了操練,夜裡還有夜課,所請講課的人都是平時請都請不到的名儒,便是葉修撰和王守仁的課也肯定精彩,既可以學到東西,又可以鍛鍊體魄,乃至於不少富貴人家也打起了心思。
許多人都說,這鎮國新軍治軍嚴明,什麼紈絝子弟進去都會變得乖巧許多,這家裡不成器的子弟,讀書不爭氣,只有一個半吊子的功名,與其在街上飛鷹鬥狗,倒不如送去磨礪一番。
自然,從戎之後,危險肯定是有的,可是建功立業的機會也大,現在倒是有不少人在打聽鎮國新軍什麼時候招募生員了。
那些被邀去講課的大儒,很快就得到了回報,從杭州送來的太白集,竟然當真刊載了他們的文字,這太白集可是刊印十幾萬冊的書冊啊,也就是說,至少十幾萬人會觀看,若再加上幾個人看一本的,等同於數十萬人同時觀摩這些大儒的大作,一下子,這些名儒變得熱心起來,意猶未盡啊,據說每隔三天就由一個大儒來授課一次,卻不知下次還有沒有這樣的機緣。
與此同時,小皇帝那兒見火候到了,終於下了旨,送到了內閣,內閣之中,顯然已經感受到了風向的不同,大儒們對於此事的抗拒似乎並沒有那麼的激烈了,就連此前最頑固的吳行中,現在也似乎遺忘了這件事。
劉健便召葉春秋至內閣,葉春秋到了內閣正堂,此時幾個內閣學士都在,葉春秋一一見禮。
劉健倒也不繞彎子,捋須道:“葉修撰,陛下已經下了旨,現在就等內閣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