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部分

船。在17世紀也不算大船,與歐洲海軍的主力戰艦想比,只能算撲街貨,不能與戰列艦、巡洋艦想必,至多僅是炮艇水平。

自大航海時代以後。歐洲航海、造船能力狂飆猛進發展了數百年,17世紀海軍實力和造船實力,這是歐洲人相對於大明最大的優勢所在。

為了慶祝龍江船廠恢復製造寶船能力,崇禎皇帝親自在碼頭上訓話說道:“朕讀書所知,盛世每50年人口增一倍。歷朝的開國時,人少地多,一般很容易形成中興盛世。而地少人多時,亂世大勢幾乎不可阻擋。大明開國以來,人口僅3000萬。經過兩百多年發展。人口增至1。2億。而國家土地的面積,卻並沒有隨著人口增長而增加,因此百姓人均擁有的土地僅是開國時期的四分之一!開國時期很多農民皆能夠豐衣足食,到此時僅擁有四分之一財富者,則飢寒交迫。因為。人口增多土地不夠用,現在的大明顯露出亂世朕兆。內憂有北方各省流賊造反,外患有北方韃虜對我大明的鯨吞和蠶食……”

“我國古代,三皇五帝時期。僅僅有數縣大小。但是,踴躍征伐。擴張。人口增長,土地隨之擴張。而這些上古君王,被認為賢良,備受百姓尊重。”

“史書記載,三皇五帝后,則是家天下時代。最初家天下,天子稱王,而非帝。家天下從夏朝開始。夏朝17王,國運471年。商朝31王,國運600年。周朝37王,國運791年。”

“而我國自秦始皇稱帝,確立郡縣制以來,漢繼承秦朝的制度……漢朝31帝,國運409年。晉朝18帝,國運156年。唐朝22帝,國運289年。宋朝18帝,國運319年。”

“稱王時期,國運越來越長!稱帝之後,王朝越來越短!何以至此?”

“簡單而言,稱王時,我國開拓進取,土地隨著人口增長而增,自稱帝后,我國開始固步自封,失去開拓精神。帝國初期地廣人稀人均擁有土地是盛世,由於過度保守,未能有效拓展領土,帝國後期人均擁有土地少,則為亂世。治亂迴圈,不外乎人均擁有土地數量爾!”

“……朕聽聞,西方的歐羅巴大陸。數百年前,歐羅巴列國戰亂、饑荒連綿,歐羅巴之亂之窮,比之我國亂世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200年前,歐羅巴航海家發現海外擁有大量的蠻荒土地,哪些蠻荒土地之廣闊,足以養活十倍於歐羅巴的人口,而土地主人皆是一盤散沙的蠻夷部落。因此,歐羅巴列國國王勇於製造海船,進行海外航行和開拓,掠奪海外領土,用以將國內過剩人口殖民與海外,因此歐羅巴各國逐漸走向富強之路。根據歐羅巴的航海大發現,我大明所在的大陸名曰亞洲大陸,亞洲土地面積有4000多平方公里。我大明實際掌控面積僅有600萬平方公里,連亞洲也未徹底掌控,我大明豈能坐井觀天,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亞洲有人口1。8億,我大明人口卻由1。2億,佔據亞洲人口三分之二!但是,我大明擁有的土地,不到亞洲土地的百分之十五!因此,我大明要發奮圖強,爭取能夠浴血奮戰,拓展我大明子民的生存空間。而非在國內內鬥廝殺,用十室九空來換取人均土地增多。”

“歐洲列國總土地曰1000萬平方公里,人口莫約是我大明三分之一!”

“時至今日,歐羅巴一些國家,如西班牙、法國、英國、荷蘭之類國家,本土人口少則100多萬,多則五六百萬,但是皆不約而同,走向海外殖民道路。比如,西班牙曾以數百人兵力在美洲大陸征服一個千萬人口大國,至今西班牙人已經在海外擁有兩千萬平方公里殖民地。其餘的歐陸國家爭相效仿。少則擁有一省大小殖民地,多則擁有不下於我大明領土大小殖民地。”

“我大明君臣,皆要睜眼看世界!天下何其大,我大明何其小!世界3億人口,我大明佔據四成。但是。我國之土地。連整個天下二十分之一也不足!不能征服海外蠻荒之地濟民,我國便只能內亂殘殺不息!”

“停止內戰,對外殖民!才是我國未來的出路……”

眾多文武大臣顯然被震住了!不過,皇帝的演講顯然與儒家的道理非常牴觸。而中華在沒有儒家之前,一直是積極開拓態勢。一個小部落,逐漸發展成為中華大帝國。出現儒家和稱帝之後,似乎就滿足了,於是開拓越來越少。內部矛盾越來越大,王朝更迭的週期,也從古時候的500年左右更迭一朝,變成了200年左右更迭一次。

反儒家,皇帝是不敢的!

但是,皇帝鼓勵造船,鼓勵航海,甚至叫囂殖民,皇帝還是敢的。因此。歷朝末年,有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