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自給自足,這項計劃關係到唐人是否可以在青藏高原的統治穩定!
除了江孜,還有邏些城附近也可以多種青稞,反正農業正是唐人的特色技,
至於畜牧業,勤快的唐人一樣可以幹!
要是那些吐蕃人不識好歹,那就殺光他們,直截了當,不用長期的同化了。
……
讓韋晞感到更高興的是趕在高原上下雪封路之前,第一批的大唐移民五千人到來,來的都是青壯年。
移民事項歸由戶部尚書郭待舉和兵部侍郎武承嗣處理,他們屬於韋晞的同黨,辦事給力。
同行的還有李謹行,率領萬餘騎兵和一萬步兵及五千工程兵抵達,還有二萬人的輜重,他們的抵達使唐軍聲勢大振。
韋晞大喜,親自在邏些城郊迎接他們的到來。
與李謹行相見,大家都有感慨。
“五千裡征途、翻越巴顏喀拉山口、那曲大戰、最終佔領邏些!”李謹行欽佩地道:“大將軍,能夠和你在一起,是我的榮幸!”
“燕國公,你可以在短短時間內把馬路從大非川修到了邏些,這可是‘天路’啊!”韋晞看著黑得象阿非利加來的黑人和瘦了一圈的國公爺,連聲稱謝!
唐蕃古道本來就是吐蕃人從邏些到大唐的現成道路,大部分的道路可以通行,道路平坦便利,只有少數路段較為難行而已。而李謹行主要是讓它可以全線通行,加上有比較充足的人力物力,因此差不多已經修成通車。
不僅如此,李謹行沿途留有人手,主要是維護道路通暢,同時設立了完善給水、農牧業生產、馬路養護的城鎮,可想而知,唐朝的統治順著唐蕃古道,進入了青藏高原。
李謹行的到來給予韋晞有力的支援,而韋晞給他們的見面禮是居住房屋、給養和每人一個女人!
戰爭讓吐蕃人口大減,空出來的房屋可以安置唐軍,給養是讓他們過冬,至於女人嘛,殺了那麼多吐蕃男人,女人過盛。
雖然高原上的女人長得不怎麼樣,但連續走了幾個月的唐人並不嫌棄。
“大家儘可能地多玩,讓她們生下孩子,你們回鄉無所謂,孩子歸國家養!”韋晞打著好算盤!
很好,邏些城的婦嬰保健院開張了!(未完待續。)
第四六八節 宗教事務
唐高宗調露元年(公元679年)十二月七日天色矇矇亮時,邏些城街頭上出現了大隊唐軍和工程兵、民眾!
他們兵分數路,最大的一股撲向市中心的雍仲本教神廟,其餘的則衝向了各間本教神廟。
這是一個統一的大行動,在高原上大的地方,瑪多、清水河、玉樹、囊謙、類烏齊、丁青、巴青、那曲、當雄等等駐紮有唐軍的地方,盡數出動,衝向了各間本教神廟。
吐蕃的宗教有二大類,一類是本教(苯教),又分為原始本教和雍仲本教,另一類是文成公主帶進來的佛教。
原始本教又稱為斯巴本,即原始信仰,教義認為萬物皆有靈,崇拜的物件包括天、地、日、月、星辰、雷電、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獸等自然物,統稱為原始本教的多神崇拜,類似薩滿教,亦即是原始巫術。
例如他們信仰一座山、一個湖都有神性,因此不殺生,不動地方一草一木等等,其巫師為民眾禳解災禍、祛除病邪、擁有眾多的信徒。
雍仲本教則是幸饒彌沃如來佛祖所傳的佛教,起源於古象雄阿里地區的“岡底斯山”一帶,以顯、密、大圓滿的理論為基礎,在吐蕃上層有廣泛的信仰。
本教遠在印度佛教(文成公主領入)傳入吐蕃前,已在雪域高原上廣為流傳,曾遭遇直貢贊普的壓制,之後復興,擁有龐大影響力。
雍仲本教神廟乃吐蕃最大的神廟,面積廣大,建築皆為金頂,高有三層,層層神像矗立,同樣泥金,顯得金碧輝煌!
但今天神廟迎來了不速之客,一位老巫師看到大群的唐軍粗暴地衝進神廟裡時,不由地脫口而出:“法難!”
上一次的法難在第八代直貢贊普時期(公元前545到505年),指吐蕃大臣認為本教侵佔其權利過甚,逼使直貢贊普宣佈除從事拉本議事的四種祭祀繼續為王室直接服務的的少數教徒外,其餘本教教徒必須離開吐蕃。
同樣地,唐軍有樣照搬,這一次更徹底,所有的本教巫師統統被強逼離開唐佔區,願意和巫師們一起走的民眾也可以同行,盡被流放到尼泊爾。
本教在中亞和南亞流傳廣泛,如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