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旁邊的子重兄長,也無法達到這種程度。
就現在而言,學習他父親書法的人,也是數不勝數,但是能夠達到這種程度者,恐怕是廖廖無幾,他的一些兄長或許都做不到的事情,面前這位陳先生一個年輕人,又如何能做到呢。
在之前與陳逸見面時,他就覺得這個陳先生不是普通之人,只是現在其所展現出來的書法水平,已然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陳逸寫完了,然後沒有停頓,在左下角寫下了王羲之昨日留下來的款識,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山陰縣寫。
寫完了款識,他剛想拿出鈐印蓋上去,卻是回過神來,收起了這個動作,只是在這款識的旁邊,寫下了幾個字,陳逸臨王右軍之黃庭經。
至此,對於東晉時代而言,這幅書法已經完成,陳逸收筆而立,看著面前這一幅充滿著王羲之真意的書法,他的面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昨天親眼觀看王羲之書寫黃庭經所得來的一些感悟。已然就在其中,還有今日再次見到王羲之,使得他進入了一種特殊的狀態,此時所臨摹出來的黃庭經,已然比他之前臨摹的,更加具有真意。
如果說之前他臨摹的黃庭經。有著王羲之的六七成真意,那麼現在,已然有了八成以上,將近九成的真意。
別小看這小小的一兩成,縱觀東晉之所各個朝代,有著許多書法家曾經臨摹或者刻寫王羲之的一些真跡,但哪怕是被譽為真跡的唐代摹本,其中所包含的王羲之真意,也不過才五成多。甚至更少。
這也是陳逸所臨摹的黃庭經書法,一經現世,便引起了很多人關注和讚歎的原因所在。
這一兩成的提升,代表著陳逸對於王羲之小楷書法的掌控,已然是更進一步,這對於他整個書法水平的提升,都是有著一定的幫助。
“輕雲,你寫好了嗎。”這時。看到陳逸收筆而立,王羲之面上充滿期待的問道。
陳逸輕笑了一下。朝著王羲之拱了拱手,“請先生和兩位公子鑑賞。”隨後,他站到了一旁,讓出了桌前的位置。
聽到陳逸的話語,王羲之和王操之二人快步的走了過來,對於一位書法家來說。沒有比看到一幅好書法,更能讓人開心的事情了。
如果桌子上擺的不是書法,而是一堆黃金的話,他們絕不會如此的著急。
透過之前觀看陳逸書寫的動作和神態,無論是王羲之。還是之前質疑陳逸的王操之,都是從中看出了一些不凡之處,此時此刻,他們最想要做的,就是親眼看看陳逸所寫的書法,究竟如何。
至於王獻之,已然從桌子旁,站在了桌前,認真觀看著陳逸的書法,陳逸學習他的父親,能夠學到這種程度,對於他來說,也是有著一定的幫助。
王羲之站在最中央,而王獻之兩兄弟一左一右站在其父親身旁,目光朝著桌子上的這幅書法望去。
在看到這幅書法的瞬間,王羲之的面上露出了一抹驚異之色,抬起頭深深看了陳逸一眼,便再次低下頭觀看。
而王操之在看到這幅書法時,面色一震,心中有些難以相信,他按耐住內心的驚歎,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這幅書法之中。
從開頭的黃庭經三字,他們一直認真觀看到了最後陳逸所留下來的款識,可以說是認真觀看了每一個字。
王羲之的感受是最深的,這是他自己的書法,沒有人比他更加的瞭解,這幅書法已然達到了與他都相差不多的地步,裡面所包含的真意,讓人為之驚歎。
看自己的書法,和看別人臨摹自己的書法,有著兩種不同的感覺,只是他看過別人臨摹自己的書法數量,可謂是數不勝數,其中有他的好友,有世家貴族,有普通寒門子弟,也有他的幾個孩子。
可是,從未有人,在臨摹書法上,達到了面前這幅書法的水平,這其中或許有著臨摹時間,有著書法天賦的因素存在,但是最為重要的是,一個人再怎麼臨摹別人的書法,那畢竟是學習別人的書法,有時候根本無法體會別人在寫這幅書法,在創造出這個書體時的感受。
所以,這才是臨摹他人書法,無法達到最高境界的一個原因,當然,也有一些天賦異稟之輩,可以達到,但那卻是廖廖無幾的存在。
而面前的陳逸,恐怕就是屬於其中一個,如果不是他親眼所見,而且這幅書法上又有著陳逸所寫下來的名款,他真的會覺得,這是陳逸偷偷拿了昨天自己書寫的黃庭經,然後放在了上面。
只是他最為疑惑的是,這黃庭經自己昨日才剛剛寫好,陳逸今日臨摹出來的,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