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1部分

領,所以稱自己雖然已經十五歲了,但志向在於做學問。

孔子自二十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是年孔子去徵求老師玄龜的意見,玄龜告訴孔子說,你若是有想法,那就做做看嘛( ̄︶ ̄)

於是乎,孔子開始為委吏,管理倉庫。到三十歲時,已有些名氣,所以自稱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四十歲時,孔子經過幾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所以自稱四十歲不疑惑。

有些事彷彿早已註定一般,孔子的仕途一直不順,不管他如何盡心竭力的去完成各種工作,但最終的結果都不怎麼樣…!

魯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止。

魯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君王要像個君王,臣下要像個臣下,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 孔子得到了齊景公的賞識,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

魯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自己老了,不能用了。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

再後來,孔子在魯國中又得罪了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

孔子此後也在反思,是不是自己一向的主張錯了,故而所有國君對自己都不甚重視,他專門來求見暗中教導自己多年的玄龜,想從師傅那裡尋得些答案。

話說回來,孔子那套“禮”與“仁”的主張,在春秋這個大動盪的亂世中行得通嗎…!顯然是行不通的,因為當時那種情況下,無論那個諸侯國若是採取了他的這套主張,那無疑於自取滅亡,所以諸侯各國都對孔子尊敬有加,但卻不加重用。那為何儒家學說後來又能大方光彩吶,還是因為它提出了“禮”與“仁”的主張,這種主張給了亂世中惶惶不安的萬千百姓一種嚮往和平盛世的希望,同時這套主張若是放在和平年代,那絕對是大加盛行的。

玄龜心知肚明,知道孔子現在提出“禮”與“仁”的主張,註定只能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但這並不是“禮”與“仁”的主張不好,而是眼下這個時代還用不上它,等將來天下安定了,儒家思想自然會發揚光大,其興旺程度也是其它諸子百家遠不能相比的。

這時,玄龜才對孔子直言:“汝之成就,不在官場之上,乃是在儒家一途,若是將來有成,吾自會收你回山去修行仙道,豈不強過在人世間為官十數載!”

孔子恍然大悟,完全明白自己該做什麼了,從那以後,他廣收門徒,弘揚儒家學說,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業中去,其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同時也主張“學而優則仕”,這不外乎給天下讀書人指明瞭一條方向——讀書當官。

孔子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範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這一觀點和截教通天教主的收徒觀點非常相近,是以截教門人,都對孔子高看一眼)。到後來,孔子共收得三千弟子,也應對了大道三千之數,其中賢者七十二。

再後來,孔子就像是開了竅一般,都不用玄龜去教導什麼了,他自個就能琢磨出好多道理來,並逐漸完善了儒家學說的根基,其思想學說體系涉及範圍相當廣泛,概括起來就是一下幾點:

一:互敬互信。倫理學上儒家注重自身修養,其中心思想乃“仁”,意謂人與人之間應注重和諧的關係。

二:仁而有序。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禮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統”,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係、官民關係。

三:微言大義。儒家有一個重視編修歷史的悠久傳統,不單純記載史事,而且也透過遣詞用字的方法,藉此以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稱之為“微言大義”。

四:重義輕利。重官輕商,重本抑末,與現代商品經濟不相適應。但在禮崩樂壞的大亂世,這卻是給人們思想上指出了一條明路。

五:格物致知。就是專門從事科領域專業知識的研究,後來成為儒家認識論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