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的一群孩子。“皮特不僅是羅傑理想的教練,而且還是他的好朋友。”塞普利?卡科夫斯基回憶說,“他也是一位很好的技術指導和心理輔導者。”

“當我第一次看到他時,”卡特曾經這麼評價費德勒這位未來的世界第一,“他幾乎從不來到網前。他的天賦是顯而易見的,即便在很小的時候,他已經能用球拍多樣化地處理來球。他性格非常活躍,尤其希望獲得樂趣。”他分析說,費德勒的打法發乎自然,在任何方面都非常協調。“他的球感特別好,他的正手總是很棒。”卡特說,“他學起新東西來總是令人吃驚地快速和輕鬆,包括那些他在電視上看過的鮑里斯?貝克爾或是皮特?桑普拉斯的技術動作,他總是在進步。”

當費德勒13歲時,他已經身陷自己的夢想而無法自拔——他想成為瑞士的頭號球員,然後再進入世界前100位的排名。他的水準和排名足以令他參加國際青少年組的賽事,在此期間,他已經不再是鮑里斯?貝克爾的球迷,轉而成為貝克爾的瑞典對手斯蒂芬?埃德博格的狂熱追隨者。

將費德勒送去位於埃庫布朗的瑞士國家網球中心的想法是在1994和1995年間的那個冬天產生的,他的父母對於皮特?卡特的工作以及提供的訓練條件都感到滿意,但國家網球中心的“網球培養”計劃是由瑞士網球協會資助的,這從經濟花銷的角度來說對費德勒一家很有吸引力。

8個男孩和4個女孩在日內瓦湖畔的國家網球中心接受資深教練員的訓練,學生們可以選擇是否住在當地人家中,並且可以繼續在公立學校的學業,但某些課程可以免修。這項計劃的重要人物之一是皮埃爾?帕加尼尼(Pierre Paganini),和皮特?卡特一樣,他將在費德勒今後的網球生涯中充當關鍵角色。作為一位前十項全能運動員和接受過大學教育的體育教師,帕加尼尼是埃庫布朗的體能教練與行政主管。

當費德勒的父母詢問他是否有興趣去埃庫布朗時,他起初拒絕了。事後,他們更加震驚地從一本網球雜誌中讀到他們的兒子打算至少先從學校畢業的想法。1995年3月,費德勒作為15位候選人之一來到日內瓦湖參加入學測試,內容包括12分鐘跑、一項耐力測試、網球技術展示以及一場測試賽。費德勒很快就令皮埃爾?帕加尼尼和國家隊教練克里斯托弗?福萊伊斯(Christophe Freyss)相信,他完全有資格入選。當他還在埃庫布朗時,他們就提前通知他透過了測試。

奧運會初體驗

瑞士奧林匹克代表團在悉尼奧運會剛開始時便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瑪蒂娜?辛吉斯和帕蒂?施奈德在最後一刻退出了女子網球賽事,1992年奧運會冠軍馬克?羅塞特同樣在最後時刻宣佈退賽,這同時也葬送了費德勒參加奧運會男雙比賽的機會。瑞士奧委會為此而震怒。網球明星時常被描寫成不懂得尊重奧林匹克運動會真正價值的被寵壞和姑息的運動員,有時看來確實如此。

瑞士網球隊在奧運村裡和本國的射箭、柔道以及摔跤代表隊住在一起,他們相互交流並共進晚餐,費德勒還擁有享受一個單間的特權。“那是我參加過的最棒的賽事。”數年之後,費德勒這樣表達著他對奧運會長期的迷戀。與巡迴賽中長時間駐留酒店的單調生活相比,奧運會提供了豐富得多的體驗。盛大的開幕式,與別的運動專案參賽運動員的交流,以及奧運村中那種親密的團隊氛圍,同樣給瑞士女子網球奧林匹克代表隊隊員米爾卡?瓦瑞尼奇(Mirka Vavrinec)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次訓練之後,瓦瑞尼奇站在場邊滔滔不絕地表達著她對奧運會的感受:“奧運會真是太美妙了,難以置信的美好,簡直無與倫比。”當然,她也說了小她三歲的瑞士隊年輕球星費德勒的一些好話:“我沒想到他這麼有趣。”

作為家中唯一的孩子,米爾卡1978年出生在前捷克斯洛伐克(目前屬於斯洛伐克部分)的博伊尼斯。在她只有兩歲時,父母帶著她逃離了祖國,來到康斯坦斯湖畔的瑞士邊境城市克魯斯林根開創新的生活。她的父親米羅斯拉夫是一位前標槍運動員,母親德拉霍米亞則經營著一家珠寶店。1987年秋天,當米爾卡9歲時,米羅斯拉夫帶著家人來到了離家不遠的德國城市菲爾德斯塔德,而瑪蒂娜?納夫拉蒂諾娃(Martina Navratilova)正好在這裡參加一項WTA巡迴賽事。

捷克出生的納夫拉蒂諾娃當時正統治著女子網壇。在菲爾德斯塔德,她熱情地招待了瓦瑞尼奇一家。“我們和她一起住了幾天。”米爾卡回憶那次旅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