級濟揮小;褂型跫岬�8歲的女兒也是認真的,她在那張照片的下面一筆一劃地寫了幾個字:“比爾叔叔和爸爸。”看來美國《商業週刊》也注意到一些重要的事實,所以它的有關王堅的一篇採訪筆記說,王堅“雖然不懂英文,卻是比爾·蓋茨的技術顧問。”這話前半句錯了,後半句不是誇張。
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立的最初兩年裡,發表了90多篇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論文,獲得了70多項國際專利,還把至少12項新技術轉移到公司的產品中。在那以後的三年裡,他們把研究人員增加了一倍多,又發表了大約800篇論文,獲得130多項國際專利,還把幾十項新技術轉移到公司的產品中。這一切超出研究院的建立者李開復和裡克·雷斯特的想象,超過了比爾·蓋茨的想象,也超過了全世界所有同行的想象。在這數百項成功當中,王堅的“數字筆”也許是最令人激動的發明之一。
當你擁有一支“數字筆”的時候,計算機就完全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它只是一支筆和一張紙。這支筆是黑色的,看上去很像你現在手上的普通圓珠筆,而這張紙是真正的普通書寫紙,它可以是單張的,也可以是一疊。你用這支筆在紙上隨意書寫,就像計算機時代之前你的工作習慣一樣,可是你寫下的任何東西,都將直接進入一臺遠距離的電腦終端,變成電腦可以處理的資訊。顯然,你仍在使用電腦,但你的面前已經沒有主機和顯示器,沒有鍵盤和滑鼠,也沒有“視窗”軟體作業系統。
王堅把他的“數字筆”視為珍寶,但是他也說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在從事改變歷史的工作,他只是說:“我喜歡想天上的事情。”
王堅生長在杭州西子湖畔,卻有北方人的臉盤和身材,總是頂著一頭亂髮,衣服皺皺巴巴,脖子前伸,走路一顛一顛的,你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一點奇異的光彩。少年時代的老師如若知道他今天的成就,準會跌破眼鏡。
事實上,王堅從小學到中學都很難說是老師心目中的那種好學生。他的功課平平,從沒得過什麼名次,從不參加什麼競賽,甚至沒有進過什麼好學校,沒有讀“重點高中”,也沒有讀“名牌大學”,直到博士畢業之後,他的母校杭州大學被併入浙江大學,讓他終於和“名校”沾了邊。不過,他一直不認為自己和這所大學的榮耀有什麼關聯。
“我都不好意思告訴人家我是哪個學校的。”他笑著說。這話聽上去是謙虛,其實瞭解他的經歷的人都明白,那正是他的獨到之處。
他15歲那年第一次表現出來的獨到之處,就是“自己做了一個很大的決定”:不去讀“重點高中”。
進入“重點高中”是我們國家大多數初中學生的夢想,不知道為什麼,王堅就是沒有這個衝動。他的成績本來屬於中等,在重點高中的第一輪考試中落選,但他透過了第二輪擴大招生的考試,並被一所“重點高中”錄取。
那是非常難忘的一天,全家人都陷入一場情感上的大跌宕。兒子能夠進入“重點高中”,就意味著一隻腳已經踏進大學。對媽媽來說,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是兒子忽然說,他不想去讀那所“重點高中”。媽媽先是驚訝,接著失望,後來漸漸平靜下來,決定尊重兒子的選擇。
“你可要想好了,”媽媽把最壞的前景告訴兒子,“如果將來考不上大學,那就要下鄉了。”
王堅選擇留在自己原來的學校裡讀高中。這學校就在他家門口,是杭州城裡一所很普通的學校。但他喜歡它:“它有很長的歷史,校風也好,只不過升學率不高,感覺上不如‘重點學校’那麼風光。”
大腦開放指數:怎樣激發自己的想象力(2)
直到很多年以後,王堅還能記得那一天家裡發生的事情:“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主,又是那麼大的一個決定。家裡人都有些不高興。我媽心裡可能不同意,但是我特別感謝她尊重了我的選擇。”可是日後想起這件事的時候,他還有點後怕:“現在很難想象,我會做出那樣的決定,其實我的壓力也挺大的,如果後來考不上大學,那可真的慘了。”
今天我們回頭來看這件事,很難說王堅的決定有什麼特別動機,也許是因為那時候剛剛恢復高考,無論孩子還是父母,都還沒有意識到“重點學校”的意義,但更有可能是這孩子的性格中那種不願“隨大溜”的意志發生了作用。
我這人好像和別的人不太一樣。讀書的時候我很輕鬆,我不在意成績、名次之類的東西,不在乎是不是名牌學校,也不在乎別人對我的成績、名次或者學校怎麼看。我在小學的學習成績其實挺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