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哪裡,這樣的肥皂這個時候都要賣到一箱十一點七五美元。誰出個價?誰出個價?誰出個價?”這個拍賣人以慣用的方式叫喊著,有時還要故意強調幾下。弗蘭克對此全神貫注,迅速地在心裡計算著,一箱十一點七五美元,七箱八十二點二五美元,要是賣半價……。
“十二美元。”一個人開價。
“十五。”另一個叫價。
“二十。”第三個人喊道。
“二十五。”第四個人說。
然後是一美元一美元的增加,因為卡迪牌肥皂並不是什麼重要商品。“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出價到這裡暫停了一下。
“三十。”小弗蘭克說道,十分堅定。
這個樸素的拍賣人,臉又短又瘦,頭髮蓬鬆,眼光敏銳,驚奇地看著弗蘭克,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嘴裡還在接著喊著價。不管怎樣,他被弗蘭克特殊的眼神觸動了。現在,不知為什麼,他覺得這樣的出價完全合法,只要這孩子有錢,他也許是個雜貨店老闆的兒子。
“有人出三十美元!有人出三十美元!有人為這批優質的卡迪牌肥皂出三十美元!這批優質肥皂,值一毛四一塊。有人出三十一美元嗎?有人出三十一美元嗎?”
“三十一。”有個聲音說。
“三十二。”弗蘭克回應道。過程又重複了一遍。 。。
第三章 初露鋒芒(2)
“有人出三十二美元!有人出三十二美元!有人出三十二美元!有誰出三十三美元嗎?這可是優質肥皂,七箱優質卡迪肥皂,有人出三十三美元嗎?”
小弗蘭克在快速地轉動腦筋。他身上沒錢,但父親是第三國民銀行的出納,可以讓父親做擔保。自己可以把這些肥皂賣給為他家提供雜貨的老闆,或賣給別的雜貨店老闆。有人急於以這個價格買下,他為什麼不這麼幹呢?
拍賣人暫停了一下。
“三十二美元一次!有人出三十三美元嗎?三十二美元兩次!有人出三十三美元嗎?三十二美元三次。七箱優質肥皂,有誰多出錢嗎?一次,兩次,三次,有人多出錢嗎?”他又舉起了手。“賣給——,”他彎下腰,好奇地看著這個小買主的臉。
“弗蘭克·考波伍德,第三國民銀行出納的兒子。”這孩子堅定地回答道。
“啊,好。”他說道,目視著弗蘭克。
“你能不能等我去銀行拿錢過來?”
“好,別去太久。一個小時不回來,我就重新拍賣了。”
小弗蘭克沒有回答。他急忙飛快地跑起來,先到給他家供應雜貨的老闆那兒,雜貨店離他家不到一個街區的距離。
離雜貨店門口還有三十英尺的時候,弗蘭克放慢了腳步,裝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踱進店鋪,到處找卡迪牌肥皂。果然,有同一個牌子的肥皂,陳列在箱子裡,看起來跟他的肥皂一模一樣。
“這肥皂多少錢一塊,達布先生?”弗蘭克問。
“零點一六美元。”對方回答了價錢。
“要是我賣給你七箱這樣的肥皂,六十二美元,你買嗎?”
“一樣的肥皂?”
“是的,先生。”
達布先生算了一會兒。
“好,我想要。”他謹慎地答道。
“你今天可以付錢嗎?”
“我會給你開張支票,肥皂在哪裡?”
達布被鄰居兒子這個意外的舉動搞糊塗了,又覺得有點驚奇,他很瞭解弗蘭克的爸爸,對弗蘭克也很熟悉。
“我今天送來,你要嗎?”
“是的,我要。”達布先生回答,“你要做肥皂生意了嗎?”
“不是。不過我知道哪兒能搞到這樣的便宜肥皂。”
弗蘭克又急匆匆地出去,跑到父親的銀行裡。那時已經過了營業時間,但他知道怎麼進去,也知道父親看到他掙了三十美元會很高興。他只想借一天的款。
“出了什麼事,兒子。”父親坐在桌子邊,看著他問。弗蘭克進來時,上氣不接下氣,滿臉通紅。
“我想讓您借給我三十二美元,行嗎?”
“哦,行,也許行,可你要這錢幹什麼?”
“我要買一些肥皂——七箱卡迪牌肥皂。我知道從哪裡買進,到哪裡賣出。達布先生要買。他答應要出六十二美元,我能以三十二美元買進。您肯借錢給我嗎?我還得跑回去給拍賣人呢。”
父親笑了。這是他在兒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