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響應,但也有人表示了反對,中書舍人安堯臣等人進言,說,契丹如狼,女真如虎,老虎比狼可怕不知多少倍,如今狼被老虎殺死了,咱們防範老虎還來不及呢,怎麼還能主動放老虎進自己的家門呢?至於華國,雖為國賊國敵,但與咱們畢竟已經停戰四年之久,一直相安無事,他們現在又有外敵的威脅,短時間內更不敢對咱們怎麼樣。實際上,來自他們的威脅還要小於金國,因為大家畢竟同宗同族,凡事不會做的太絕。所以,咱們最應該做的是繼續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發展自己,先立足自保,再圖收復國土,既不可惹禍上身,更不能引賊入室!
若是能用長遠的目光審視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建議,定然能夠看出,安堯臣等人的建議要更穩妥也更合理,但此時的趙桓已被整個朝廷從上到下的欺瞞與謊報矇蔽了雙眼,他竟以為當前大宋的實力真的如下邊的人呈報上來的虛假數值所表現的那麼好,什麼錢糧充盈,又什麼兵強馬壯,尤其對他來說,華國的存在乃是他與大宋的奇恥大辱,他早就想消滅華國,活捉鄭臨風了,
於是,相比安堯臣的“消極防禦”,張邦昌等人的“積極行動”更合趙桓的心意,
趙桓當即下旨遣使赴金,商議結盟共擊華國。
不久,完顏阿骨打在得知宋國的使者已到,正在宮外等候召見,請求與己結盟共擊華國的訊息後竟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並對身邊的眾人笑道,“朕正猶豫不決,宋國竟然主動送上門來了,真是天助我也!”
金國滿堂文武也都是開懷大笑,這些日子,他們一直在為接下來是先攻華國還是先攻宋國討論不絕,但基本上先攻宋的論調要更重一些,道理很簡單,宋弱而華強,挑柿子當然要先揀軟的捏,一旦可以攻下宋國,別的不說,便是宋國國內那數以千萬計的人口就是最大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