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眾生有難時只要誦唸其名號,菩薩即觀其音聲,同時以不同的形象前往拯救解脫。

佛經中也有記載,如果眾生遇到什麼困苦和災難,只要一心稱念觀音聖號,觀音菩薩就可尋聲而來,解救苦難,或者由於聖號的稱念而產生一種神秘的感應,使稱念者有求必應,所願滿足。

在2005年的春晚上,曾經上演過一個感動了億萬人的節目,一群聾啞人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裡,在毫無樂感和節奏可言的情況下,用她們的旋律演繹出一個宛如再世的“千手觀音”。

這二十一位聾啞人在無限寂靜的世界裡所感受到的旋律,可能是我們這些健全人無法體會的,也許是身邊的委靡之音太多,我們反而沒有如此的心境去感受純潔的天籟。

這是在若干億人注目的春節聯歡晚會上第一次接納並展現宗教(佛教)題材的文藝作品,然而就這“第一次”,從電臺、電視臺、報刊、網站等各大媒體所反饋的資訊評價,《千手觀音》竟然達到了最受人讚賞,最讓人信服,最令人感嘆,最使人尊敬的頂峰,同時又引起更多的人去思索和感悟。

因為,佛或菩薩都在我們的心中,只是你沒有時間去認識他們。

佛教自東漢時期傳入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觀世音菩薩的信仰早已形成,“觀音文化”遍及各個領域,並且在善良的人們的心中編織成一束聖潔的花環。所以,這才是《千手觀音》之舞感動普羅大眾的根本原因。也正如此,晚會上僅僅六分鐘的舞蹈比任何大型歌舞都更能震撼人心,聾啞人單純的舞動比任何專業演員的舞姿都顯得美妙,變換不多的配舞音樂比一曲氣勢磅礴的大型交響樂更令人陶醉。

雖然有許多流傳於世的,比《千手觀音》更加輝煌、龐大、豐富、絢麗多姿、甚至激動人心的舞蹈佳作,但這些節目都可以用語言去詮釋、描述,或引起讚歎,但是《千手觀音》卻很難用世間的語言去表達,你只能默默地用心去領悟那份純真而善美的內涵。

儘管舞者們都有正常人難以忍受的缺陷,但是她們放射出對生命的執著,充滿著慈悲之愛,綻放出世間的溫暖和救苦救難的思想光芒。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模組二:慈無量心是一種空靈的心態(2)

難怪先哲們都感嘆“大音希聲,大愛無形”。著名電影藝術家秦怡含淚看完《千手觀音》後,激動地說這是“從心靈深處流出來的藝術”——誰能否認,這樣的舞蹈本身不正是一種最高境界的教育嗎?

它從不同的人心流出來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烙有各自的心靈印痕和生活履跡,但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惟有如此打動人心的藝術才能超脫藝術的概念,惟有如此啟迪心靈的教育才是真正有力量的教育。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觀世音菩薩,就是這種慈悲精神的最完美最集中的體現,她也一直以這種尋聲救苦、平等與樂的精神在教育世人要胸懷世界,心繫眾生,行善利人,積福積德,在利益他人的同時,求得自我的淨化和靈魂的昇華,最終趨於圓滿的理想境界。

沒有切身的體會就不會有真正打動人心的創作,正如《千手觀音》的編舞張繼鋼先生在元宵節頒獎晚會上所發表的感言:“只要心地善良,只要心中有愛,就會有一千雙手來幫助你;只要心地善良,只要心中有愛,你也會伸出一千雙手去幫助別人!”

二、觀世音菩薩的愛

慈悲喜捨中的慈無量心,就是這種希望眾生得到快樂的心。“慈能予樂”,慈與悲合稱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但是,一般人常誤解慈悲,使慈悲由寬恕包容變成了姑息縱容,因此,慈悲的使用必須兼有智慧的相攜。真正的慈悲是一種淨化、昇華的愛,是無私而充滿智慧的服務濟助,是不求回報的佈施奉獻,是成就對方的大力願心,集合了愛心、智慧、願力、佈施,就是慈悲。

通常,世俗凡人都有一些慈悲心,但他的慈悲是針對父母親友的,相對陌生人而言,平等的慈悲就難尋難覓。因為這種慈悲,是源自於愛的基礎之上。

在英語的詞彙之中LOVE(愛)是其中一個最能觸動人心的詞語。它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廣泛到甚至變得庸俗不堪或不帶半分感情色彩,有時幾乎變得毫無意義。如能正確瞭解“愛”,便可知道它不單單只是個人成長和滋潤人生的要素,也是建設一個安樂、進取和健康的社會所不可或缺的基礎!

愛可分為成兩種不同的感情:第一種是情侶之間的感情(愛情);第二種是母子之間的感情(母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