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如從牛身上取得牛乳,從牛乳中提煉出乳酪,從乳酪中提煉出酥油,再從酥油的上層撇取精華,就可說是四種類別中最好的一類了。同樣的,能關注個人與他人利益的人是四種類別之首,是最佳、最高、最至上的。
雖然在世間生活,我們有許多生存的方式,也有很多條足以證明是康莊大道的人生之路供你選擇;比如意志之路、奮鬥之路,當然,還有一條喜悅和慈悲之路。它和前面兩條正好相反,走的人少,成功的卻多。
是什麼將喜悅帶進我們的生活?你有感覺嗎?是什麼讓你感到快樂,你能否覺察到?難道是你每天那麼忙著完成你的“義務”,導致那些使你覺得舒服的事情一再的延期嗎?
喜悅之路是關乎現在而並非將來。可以瀟灑地套用一個本來屬於禪宗,卻越來越時尚的概念:活在當下。在你心中是否曾有一個這樣的畫面,關於有一天你真的覺得快樂時,你的生活會是什麼樣?但是現在,在今天,就在這裡,你有沒有那種愉悅快樂的感覺呢?
如果你無法領悟什麼是真正的快樂生活,當下和未來,對你而言又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呢?
你是否經常使自己覺得備受拖累,總讓你的寶貴時間被各種無聊的麻煩填滿,被一些你並不想做,卻不得不做的無奈填滿?你有能力改變這出戏,這種能力來自你對自己的慈悲,還有你對內在的自由的感受。
你可以選擇不再受到外在世界的影響,從而開始以你內在的寧靜影響周圍的世界。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目的和理由,關鍵在於你的選擇。
請對自己好一些,請尊重你的生命,請活在喜悅之中。
注1:阿毗達摩教法的主體即是阿毗達摩藏(Abhidhamma ,亦作論藏);這是上座部佛教所承認的巴利三藏聖典的其中一藏,是佛教的權威性聖典。此藏是於佛陀入滅之後的早期,在印度舉辦的三次佛教聖典結集時所編。
模組一:活在喜悅之中(3)
偉大的佛教論師覺音尊者(AAcariya Buddhaghosa)解釋Abhidhamma(上等法;音譯:阿毗達摩)為“超越法與有別於法”(dhammaatireka…dhammavisesa);其字首詞abhi(上等;音譯:阿毗)的意義是顯著與卓越,而dhamma(法;音譯:達摩)在此則是指經藏之教法。當說到阿毗達摩超越經教時,那並不是意謂經教有任何缺陷,而是意謂阿毗達摩是開顯在諸經裡所無的深奧教義。
。 想看書來
模組二:慈無量心是一種空靈的心態(1)
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依稀記得十幾年前剛剛開始接觸佛教時,給我影響最深的,就是這句話。而且這種影響一直延續到現在。
不過至今我也沒有參透,是什麼樣的原因促成我在同齡人沉醉於變形金剛、聖鬥士的年紀,會和青燈古佛結下這不解之緣。
領我入佛門的第一位老和尚,是在夢中與其相識,他是禪宗五派之一臨濟宗的傳人,自然在我學佛生涯中最早學習的就是灑脫不羈,直指人心的禪宗;幾年之後,因緣巧合皈依了藏傳佛教的高僧,開始了整整十年的修密歷程;除了佛教的諸位大德之外,西方的心理學大師、臺灣的靈脩先驅都先後給我提供了諸多的幫助。
然而回想這段學法的歲月,研讀的經論再多,感悟的智慧再深,修行的經歷再久,如若要我用最簡單的文字去闡述佛法的博大精深,依然是這句: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喜歡就是喜歡,無須借用任何的理由。
就像民間的百姓,或多或少都對觀世音菩薩有種特殊的感情一樣,不管你與佛教有緣也好,無緣也罷,隨身佩帶的玉佩最常見的、也是最暢銷的款式永遠都是觀世音菩薩那慈眉善目的容貌;家中但凡供佛的,絕對少不了供奉觀世音菩薩的聖像,最差也會有一張她老人家的圖片護佑全家人的平安;四大佛教名山之中,普陀山的香火一直是最旺盛的,誰叫那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呢;尤其是在藏地,傳說無論男女老少,只要能開口說話,都會念誦“嗡嘛呢叭咪哄”,因為這是觀世音菩薩所傳的六字大明咒。
觀世音菩薩,梵文稱之為——阿縛盧枳帝溼伐羅(Avalokitesvara),意譯為觀照世間眾生痛苦。因此在漢語系的佛經中,都將觀世音菩薩的全稱翻譯成“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在佛教傳說中,觀世音菩薩能變化成無數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