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了。袁枚在小倉山房,四十多歲退休,一輩 子詩文滿天下。他專門收女弟子,所以很多人誣衊他。他本 來沒有兒子,七十幾歲才生一個兒子。一般人講男人八八六 十四歲陽氣已經完了,不會生了。他老兄反對道反對佛,七
十幾歲還生兒子。他兒子的名字叫阿遲,太遲了,不過他自 己還活到八九十歲呢!我們現在看看小倉山房,在乾隆年 代,那個窗子已經用外國進口的彩色玻璃,你看他多會 享受!
在他的住處,掛了一副對子在大門口: “此地有叢山峻 嶺茂林修竹”,形容他那個小倉山房風景之好,有山有水; 下聯是:“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八索九丘這個書難讀 喔!八索就是八卦,九丘就是陰陽家所用《書經,洪範篇》 的九疇。袁子才掛了這一副對子,同時代另一個名人趙翼, 是歷史學家,也是大文豪,傳說曾故意來挑他。袁枚聽到他 來,心裡就發毛,不敢出來,叫傭人問他,趙先生有何指 教? “今天來沒有別的事,只向你的主人借書!”傭人向袁子 才報告他來借“八索九丘”,害得袁子才趕快叫傭人把門口 對子拿下不掛了。我們插進來這麼一個故事,是講“陽炁索 滅藏”的“索”字。這個“索”字就是卦氣,卦氣是不絕 的,等於後世的文字“不絕如縷、一條絲還吊著,一口氣 還沒有斷絕以前,好像是沒有氣了,其實生命能還在。
中的道理
“八卦佈列曜,運移不失中”,八卦的分佈像一個月亮, 一個月五天一候,每五六天的變化不同,配合八個卦的現 象,分佈列曜,同天體上每個星座有關係。這一種關係運移 旋轉,與天體的旋轉一樣,第二個月又是這樣變化。變化是 現象,有一個不變的東西,那個是道! “運移不失中”,就是 不失中央的戊己土。所以道家、佛家、儒家沒有兩樣的,真
理只有一個,表達的方法不同而已。我經常說佛教沒有反對 其他任何的宗教,更沒有看不起任何一個教主。《金剛經》 上一句話說得最透徹^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這個意思是說,一切賢聖多少都得了道,只不過深入的程度 不同而已!佛說的是無為法,中國文化表達就是“運移不失 中”,不離中央戊己土的道理。
那麼如何是“中”呢?這是個問題。我們懂了這些道 理,不要在生理氣脈的變化上、身體的感受上做工夫,不要 認為這就是道。剛剛我們在休息時,一位朋友來說,老師 啊,你不要笑我老是搞氣脈。我說,你又錯了!我平常罵人 搞氣脈,是因為你們執著氣脈就是道,所以我才罵你們不 對。可是有些人根本不懂氣脈,卻罵氣脈不是道,那我就會 強調氣脈是道。我這個人講話亂七八糟靠不住的,東說西 說,有時候你說不要錢,我就拼命講錢怎麼好。袁子才的 話,“不談未必是清流”,天天表示清螅��誑諫��灰���〔惶肝幢厥喬甯摺5故峭媲�婀吡說娜耍��灰��欽嫻模�∫蛭��婀吡耍�ㄒ不ü吡耍�輝諍酢R槐滄憂蹇嗟娜耍�濉〔灰歡ǜ擼��揮鋅垂����謊咕桶閹�顧懶恕�
什麼道理都是一樣,氣脈不可以執著,那不是道。氣脈 同道有沒有關係呢?同道有絕對的關係,氣脈的變化就像月 亮的執行,只是現象,所以“日出沒比氣血之盛衰”,你的 道在哪裡?道看不見,現象看得見;現象固然不是道,但沒 有元氣,這個現象也出不來。這個要搞清楚!
下面一段這個“中”,他又叫“玄精”。這個要把它改過 來,不要寫“元精”,原本是這個“玄”,但是“元”也可以
I
通啦!
“元(玄)精眇難睹,推度效符徵。”魏伯陽真人也告訴 ―一; 我們,道在身上,但是煉精化氣那個元精,不是有形的精蟲 卵髒。譬如說這個元氣不發動,這個精還有沒有呢?有的男 性精蟲不足,不會生孩子,就拼命培養精蟲,這絕對是錯 的。只要培養元氣根本,火力旺了,無形的精就會變成有形 的精,就會有活力了。元精是一個氣,精蟲是現象,不是根 本。所以學醫要懂這個道理,否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 只能說是一個技師、醫技,不是懂醫理的醫師。
這元精就難了,它非精神非物質,而精神物質都是它變 的。所以他告訴我們“元精眇難睹”,看不見摸不著,無形 無相。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中說:“心精遍圓,含裹十 方。” “心精遍圓”,那就是元精的道理,這個東西就在我們 後天生命上。最嚴重的是下面這句“含裹十方”,“含”把它 包含了,“裹”把它裹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