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作品:穆斯林的葬禮

作者:霍達

內容簡介: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這部五十餘萬字的長篇,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的心路歷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著力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文學畫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群像,血肉豐滿,栩栩如生。作品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迴腸蕩氣,餘韻繞樑。

《穆斯林的葬禮》創作完成於1987年秋,發表於《長篇小說》季刊總第 17、18期,《中國作家》1987年第6期轉載,1988年由本社出版單行本,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許多作家、評論家、穆斯林學者和廣大讀者給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這是我國第一部成功地表現回族人民悠久歷史和現實生活的長篇小說,具有民族史詩的品格和不可替代的文學地位與審美價值。

1989年和1992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小說連播》欄目兩度全文播出本書,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許多地方電臺又曾多次轉播。自1991年以來,中國文學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陸續出版了本書的英、法、阿拉伯、烏爾都等文字的譯本。1992年,臺灣《世界論壇報》以一年的時間連載本書,1993年臺灣國際村文庫書店出版了上、下冊繁體字版。

作者簡介:

霍達,國家一級作家,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有多種體裁的義學作品約500萬字,其中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作品《補天裂》獲第七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長篇小說和電視劇兩個獎項,建國五十週年全國十部優秀長篇小說獎,作品《紅塵》獲第四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與第二屆囡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優秀劇本獎,報告文學《萬家憂樂》獲第四屆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報告文學《國殤》獲首屆巾國潮報告文學獎,電視劇《鵲橋仙》獲首屆傘剛電視劇飛天獎,電影劇本《我不是獵人》獲第二屆全同優秀少年兒童讀物獎,電影劇本《龍駒》獲建罔四十週年個同優秀電影劇本獎。曾應邀升羅咀影節國際評委、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代表等,其生平及成就載入《中幽當代名人錄》和《世界名人錄》。

正文

穆斯林葬禮上的禱辭

啊,安拉!寬怒我們這些人:活著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們當中,你讓誰生存,就讓他活在伊斯蘭之中;你讓誰死去,就讓他死於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為著他的報償而剝奪我們,並且不要在他之後,把我們來作試驗!

——穆斯林葬禮上的禱辭

序曲 月夢

清晨,她走來了。

一輛頂燈上標著“TAXI”的白色小汽車停在路口,她下了車,略略站了站,環顧著周圍。然後,熟悉地穿過大街、小巷,向前走去。

她穿著白色的坡跟皮鞋,銀灰色的西服裙和月黃|色的短袖襯衫。身材纖秀因而顯得頎長,膚色白皙、細膩,橄欖形的臉型,一雙清澈的眼睛,鼻樑略高而直,未施任何唇膏的淡紅的嘴唇緊閉著,頦旁便現出兩道細細的、彎彎的、新月形的紋路。微微鬈曲的長髮,任其自然地舒捲在耳後和頸根。耳垂、頸項都沒有任何飾物。儘管鬢邊的黑髮已夾雜著銀絲,她卻並不顯得過於蒼老;不認識她的人,把她遺忘了的人,也看不出她曾是怎樣年輕。

她匆匆走著,沒帶任何沉重的行囊,手裡只提著一個白色的圓形紙盒。

走在這裡,她彷彿從一個長長的夢中醒來。

晨曦熹微,小巷清幽。早起的人們偶爾從她身旁擦肩而過,騎車的,步行的,領著孩子的,端著早點的……她感到一股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而人們卻不熟悉她,誰也沒有認真地看她一眼。

她看著前面。天和地是灰色的,磚和瓦也是灰色的。臨街的牆幾經風化,幾經修補,刷過黑灰、白灰,塗過紅漆,書寫過不同內容的標語,又終於被覆蓋;風雨再把覆蓋層胡亂地揭下來,形成一片斑駁的雜色,融匯於灰色的籠罩之中。路旁的樹木蒼黑,瓦稜中芳草青青。

遠處,炊煙繚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