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甚至到了總部。短短的幾年,研究院從幾十人發展到幾百人,還分出了工程院和搜尋技術中心。
翻看著書,總覺得少點什麼。少點什麼呢?噢,現在是亞洲研究院,擁有了更多的國際友人、訪問學者和實習生。我想起和劉策的一段對話,“阿姨,這應該讓亞勤和Harry簽名,我只是沒畢業的實習生,一個小人物。” “你今天是實習生,誰知道十年、二十年後你不是第二個張亞勤,第二個沈向洋呢?”於是我又把書拿到公司,繼續收集簽名。
我的書已經收集了100多位科學家、學者的簽名。不僅有研究院第一、二、三、四任院長的簽名,還更多地收集了員工、訪問學者和實習生的簽名。
看到一個個的簽名,眼前浮現出一張張的笑臉,一段段的故事。誰愛喝咖啡、誰愛喝水;誰來的早、誰經常熬夜;誰結婚了、誰添寶寶了;誰又多了幾塊小��罰ǚ⒚髯ɡ��⑺�侄嗔思父魴∧九疲ㄒ到韁な椋���
這本書遠遠地超出了我送給女兒生日禮物的範疇。它成了我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經歷的見證,也成了我精神生活的巨大財富!我會把這段經歷、這份情義牢牢珍藏在心裡。
作者介紹:
張慶輝,微軟亞洲研究院從事後勤服務工作的阿姨,今年54歲,經常驕傲地告訴別人有“八年MSRA工齡”。她說自己是“幹活不惜力,幹事兒死心眼的那種人”。她愛唱歌,可是不少人說她五音不全;週末陪父母搓麻,偶爾能摸一把“會兒扛”。她每天保持著臨睡前看一會兒書的習慣。雖然退休了,出來工作讓她覺得對社會還是有用的,跟大家在一起心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