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部分

年前收服了琅琊王氏,今天又接受了渤海高氏的臣服,饒是蔡吉早已見多識廣,這會兒也忍不住在心中感嘆,自己帳下還真是虎豹成群。

高納見蔡吉收下了高氏奉上的糧草,心頭的大石也隨之落了地。高納的父親高延是渤海的名士,可老爺子並不打算在一個能當他女兒的女娃兒麾下出仕。然而是為了整個家族,必須得有人站出來向新統治者表示臣服。於是在向遠在青州出任齊國相的叔父徵詢了一番建議後。高納便毛遂自薦入幕太史慈帳下,併為此次接待齊侯駕臨做足了準備。此刻看來高納之前的種種努力並沒有白費,至少眼前的女子接納了高氏的好意,不會像曹操對付河內宗黨一樣拿渤海高氏開刀。

田豐坐在一旁眼看蔡吉不動聲色地收下糧草,同樣也在心裡長舒了一口氣。曾任冀州別駕的他十分清楚渤海高氏素來不喜張揚,但其影響力卻遍佈冀、青、幽三州。若蔡吉不知深淺貿然動了高氏,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蔡吉並不知曉她收下這五萬斛糧草,讓在場好幾人懸著的心都落了下來。事實上就算知道了,她也只會無奈地笑笑了事。蔡吉對渤海高氏的底細一清二楚,心知以她目前的實力還無法一棒子打死這等地頭蛇。哪怕是兇名遠揚的曹操也只敢拿較弱的河內豪強殺雞儆猴,對於真正有實力計程車族還是以拉攏為主。否則渤海高氏也無法一直逍遙到建立北齊才覆滅。所以對付這等地頭蛇的關鍵還在於提升自身的實力。對此蔡吉則已然有了一套腹稿。

"諸君在冀州主持屯田已一年有餘,不知對屯田有何心得?"蔡吉收下糧草後,又將話題轉回到了屯田上。

就見太史慈沉吟了片刻說道,"不瞞主上,屯所所設分田之法太過苛刻,渤海肯入籍為屯戶者寥寥無幾。"

對於太史慈反映的問題,蔡吉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屯戶的租賦與編戶的田稅足足相差了十六倍。雖說屯戶理論上不用服徭役,可在眼下這等亂世真要大戰在即官府又怎會管你是屯戶還是編戶。之前蔡吉之所以能在徐州、青州兩地順利推廣屯田,是因為這兩個地區經過戰亂、天災滋生了大量無家可歸的難民。在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情況下難民不得不接受官府苛刻的條件參與屯田。

渤海的情況不同於徐、青二州,這裡沒遭受過大規模戰亂禍害,人口眾多,土地肥沃。渤海的百姓自然不會傻得去租官府的田,繳比原來多十六倍的稅。事實上不僅是渤海,隨著時間的推移,日後會有越來越多後方的郡縣對屯田失去興致,甚至出現大規模屯戶逃逸事件。歷史上曹操訂立的屯田制雖幾經修改,最終也不過僅存了六十八年而已。當然這並不代表屯田制就此被淘汰,事實上屯田制以不同形態在中國一直延續了一千八百多年。只是後續歷史證明屯田制比較適合在邊疆或偏遠地區推廣,而在較為富裕的地區屯田制必會自行瓦解。

在場的其他官僚既不知曉蔡吉的態度,也沒太史慈那般的底氣敢質疑而今正如日中天的屯田制,所以多數人都選擇了沉默觀望。倒是蔡吉毫不避諱地頷首附和道,"不止渤海,東萊、北海兩郡也有典農官上報有屯戶棄田出逃。故而孤打算革新屯田制,先在冀州試行均給民田。"

——————

最近兩章可能有些枯燥,見諒,見諒。另外沒想到寫到渤海高氏,發現老公下載了蘭陵王~~~咳~算了,不吐槽那爛片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

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

"革新屯田?均給民田?"

蔡吉的一席驚人之語令在場的文武紛紛抬起了頭。須知眼下南北士林皆在熱議屯田制,認為曹蔡實施的屯田制是解決自黃巾之亂以來天下田野空、朝廷空、倉庫空,"三空"惡疾的靈丹妙藥。曹操麾下的謀士幕僚更是針對屯田中所遇到的問題制定不少實施細則,以求逐步將屯田制完善化、制度化。可誰曾想自家主上竟會在屯田制興盛的時候提出要"革新屯田,均給民田",這可實在是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眼見在場的文武或神色詫異,或面露疑色,蔡吉坦然一笑解釋道,"渤海有閒散丁口,河間有無主之田。孤打算將渤海、河間兩郡無主之田盡數收編官田,並按丁口均分給兩郡百姓耕作。此便是均給民田,亦可稱之為均田制。"

蔡吉所謂的"均田制"當然不是她自己一拍腦門想出來新制度,而是中國歷史上一項極其重要的土地制度。按原有歷史程序,均田制由北魏孝文帝於太和九年(公元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