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5章 中華名菜佛跳牆

一行人來到食堂。

一路上菲恩和方旭都很好奇地看著方揚手中提著的保溫箱。

大家走進了公司管理層就餐的包間,梁志超和他的幾個副手也正在吃飯,見到方揚突然出現,梁志超等人也是非常驚喜,大家又是一陣寒暄。

而一旁的菲恩搓了搓手說道:

“方!你還是快點開啟讓我們看看吧!我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梁志超等人看到方揚拎著一個大保溫箱進來,剛剛就已經感到一陣奇怪了,只不過不好意思開口問而已,而菲恩一說完,大家的目光就都落在了方揚身上。

方揚哈哈一笑,伸手拉開了保溫箱的拉鍊,方旭一眼就看到了裡面露出來的一個個古色古香的小壇,頓時有些驚訝地說道:

“這……是佛跳牆?”

已經在榕城生活了幾年的方旭,自然不會像楚小白那般,佛跳牆和燉罐傻傻分不清楚。

方揚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

“沒錯,而且還是正宗的聚春園佛跳牆!”

剛才還對此不以為然的方旭也忍不住砸吧了一下嘴,笑嘻嘻地說道:

“方揚同學,你小子還算有點良心,知道哥們水深火熱不容易……”

楚小白一看連方旭對這道菜都如此喜愛,終於忍不住問道:

“方揚,這佛跳牆到底是個什麼來頭啊?名字怪怪的,而且還賣這麼貴……”

梁志超是個海歸,多年來一直都在國外工作,他和幾個副手原籍都不是東南省的,對佛跳牆自然也只是略有耳聞,因此也是興致勃勃地望著方揚,期待他的解答。

菲恩在翻譯的幫助下,也大致聽懂了大家聊天的內容,對於那一個個小罈子裡裝著的食物也充滿了好奇。

方揚見狀說道:

“看來大家對這道菜都很感興趣,我就給你們普及一下吧!”

說完,方揚指了指那罈子說道:

“其實這種罈子最早是用來裝紹興酒的,後來被用作佛跳牆的煨器。佛跳牆以十八種主料、十二種輔料互為融合。幾乎囊括了人間美食,如羊肘、火腿、魚唇、海參、鮑魚、鴿蛋、筍尖……等等,這三十多種原料與輔料分別加工調製後,分層裝進壇中,再加入紹興名酒和調料,然後用荷葉將壇口封緊加蓋,採用質純無煙的炭火,旺火燒沸後用微火煨五六個小時才算完成……”

方揚說得繪聲繪色,楚小白等人都忍不住嚥了一口口水。

方揚笑呵呵地指著那紹興小酒罈說道:

“你們是不是覺得有點平淡無奇,而且完全聞不到什麼美味佳餚的味道?其實這就對了!最正宗的佛跳牆在煨制過程中幾乎是沒有香味冒出,而在煨成開壇的時候,只需略略掀開荷葉,便有酒香撲鼻,直入心脾。”

“真有這麼神奇?”楚小白半信半疑地問道。

他已經躍躍欲試地想要去掀開壇口的蓋子。

“小白,你是沒有吃過,只要你嘗過了之後,絕對會一輩子都記住那鮮美的味道的!”方旭說道,“方揚,揚哥……你已經給這些土包子們科普過了,我們是不是可以開動了?”

而方揚則不慌不忙地說道:

“好飯不怕晚!我再跟大家說說佛跳牆這個名字的由來吧!剛才小白哥不是覺得這個名字古古怪怪的嗎?”

“對對對……方總您給我們大家再講講吧!”梁志超說道。

方旭的手本來都已經伸向了壇口的蓋子,聞言又悻悻地縮了回去,抓耳撓腮的顯得迫不及待。

一心只想品嚐美味的他,才不關心這個名字有什麼講究呢!不過大家都沒有動,他也不好意思表現得那麼貪吃。

方揚有些好笑地看了方旭一眼,長話短說道:

“這個名字的由來呢,民間有許多不同版本的傳說。我就挑一個聽起來最有趣的吧!

東南省這邊有風俗,新媳婦出嫁後的第三天,要親自下廚露一手茶飯手藝來博取公婆的賞識。傳說有一位富家女,嬌生慣養,從來沒做過飯,出嫁前就整天愁這個事情。

於是她母親就把家裡的山珍海味都拿出來做成各式菜餚,一一用荷葉包好,並且告訴她烹煮的方法。

誰知這位小姐嫁過去之後竟把燒製方法忘了個一乾二淨,情急之間她就把所有的菜一股腦兒倒進一個紹酒罈子裡,蓋上荷葉,撂在灶頭。結果第二天濃香飄出,全家都稱讚她廚藝好。

這種做菜的方法流傳出去之後,就有一位秀才寫了兩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