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部分

·七”事變後,中共中央於8月在洛川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正式決定將減租減息作為抗戰時期解決農村問題的基本政策,寫進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並逐步貫徹執行。在各敵後抗日根據地中實行最早的是晉察冀邊區。

1937年10月,八路軍第115師一部進入晉東北後,即提出了“二五減租”、“一分利息”的口號,並發動群眾開展了減租減息鬥爭。1938年2月,邊區政府頒佈了《晉察冀邊區減租減息單行條例》後,減租減息成為邊區政府施政的主要內容之一。至1940年上半年,中心區北嶽區的大部分地區實行了減租減息,冀中區的大部分縣和平西區中心區的淶水、涿縣等數縣也先後初步貫徹了減租減息政策。晉冀豫根據地建立之後。各地也先後作出了“五一減息”、“二五減租”和“半分減息”的決定。1938年6月後,在工作基礎較好的縣,初步開展了減租減息和惜糧反霸鬥爭。

但是,由於這時是根據地的初創和發展時期,廣大群眾還沒有真正發動起來,大部分舊政權還未得到徹底改造,因此減租減息政策還沒能得到廣泛的貫徹執行。另外,減租減息的工作極其複雜。各地缺乏經驗,所以,除晉察冀邊區外,其他各根據地都還未能制定出一套貫徹執行的具體政策和辦法。

從1940年初到1941年底,減祖減息政策在各根據地的鞏固區開始進入普遍貫徹階段。

這個時期,日軍的主要兵力已經轉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根據地,敵後的鬥爭形勢日益嚴峻。在這種情況下,華北敵後各根據地由大發展轉向了以鞏固為主。1939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指示各根據地:必須立即實行減租減息,凡已經實行的,必須檢查實行程應。此後,各根據地大都先後制定和完善了具體政策,群眾性的減租減息運動在各根據地的鞏固區普遍開展起來。

1940年2月1日,普察冀邊區政府修正公佈了減租減息條例,邊區的減租減息運動進入高潮。據1940年夏季的統計,邊區一般的地租約等於農民總收穫量的20~25%(冀東區尚未實行)。1940年8月,冀南、太行、太嶽行政聯合辦事處(簡稱“冀太聯辦”)成立,下轄3個行政公署,共有15個專區,115個縣;使邊區建設從分散走向集中統一。“冀太聯辦”在其《施政綱領》中統一規定“二五減租”,”算利率不得超過一分”。同年12月3日,“冀太聯辦”公佈了《減租減息暫行條例》。

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成立後,1941年9月1日公佈了《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施政綱領》,提出“切實實行減租減息,減租一般以二五為原則減息減至一分半為標準。”'河南省財政廳、河南檔案館合編:《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財經史料選編》(1)。檔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118頁。'

同年11月5日,又正式公佈了《晉冀魯豫邊區土地使用暫行條例》,統一了政策,大大推動了該邊區減租減息運動的發展。

1940年12月,山東抗日根據地正式開始施行《減租減息暫行條例》,規定減租1/5,年利率一律不得超過1分5厘(即15%)。截止1942年初,萊蕪地區減租245589斤,減息47009。2元;泰安減祖4127斤,減息8454。15元;博山減租28285斤,減息381。01元;魯南的沂蒙有2/3地區實行了減租。

魯南、湖西、膠東地區的減租減息運動也開展起來。

這一時期的減租減息運動中曾出現“左”的偏向,一些地區的農民不交租不交息,甚至把減租減息變成了沒收土地和廢除債務。為了解決這種違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左”傾偏向,中共中央在要求各地開展減租減息運動的同時,反覆強調了減租減息的統一戰線性質,井對各項政策作了具體規定:1940年7月7日,中共中央發出《中央關於目前形勢與黨的政策的決定》,要求“對全黨加強統一戰線的教育”。同年12月25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寫了《論政策》的黨內指示,進一步指出了統一戰線政策的重要性,強調目前不是實行徹底的土地革命的時期,現在的政策,一方面,應該規定地主實行減租減息,另一方面,要規定農民交租交息。

敵後抗戰進入嚴重困難時期後,為了進一步發動各階層的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廣泛團結一切抗日階層去戰勝困難,中共中央對以往減祖減息運動作了詳細的研究總結,於1942年1月28日釋出了《中共中央關於抗日根據地土地政策的決定》及其附件。

《決定》高度評價了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