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華北方面軍正式編成,其戰鬥序列如下:
華北方面軍:司令官 寺內壽一上將 參謀長 岡部直三郎少將
第1集團軍:司令官 香月清司中將
第6 師:師長 谷壽夫中將
第14師:師長 土肥原賢二中將
第20師:師長 川岸文三郎中將
集團軍直屬部隊
第2集團軍:司令官 西尾壽造中將
第10師:師長 磯谷廉介中將
第16師:師長 中島今朝吾中將
第108師:師長 下元熊彌中將
集團軍直屬隊
方面軍直屬部隊
第 5 師:師長 板垣徵四郎中將
第109師:師長 山岡厚重中將
臨時航空兵團:兵團長 德川好敏中將
重炮兵營、防空部隊、通訊隊、鐵道隊
兵站部隊、中國駐屯混成旅、憲兵隊
以上共轄2個集團軍、8個師、17個旅和1個臨時航空兵團及其它特種部隊,外加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的4個獨立混成旅和2個支隊,共約37萬人。
(二)中國軍隊的防禦方針和部署
平津失守以後,中國軍事當局判斷日軍必然很快要向中國內地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所以迅速制訂計劃,組建統帥機構,調整軍事部署。8月12日,國民黨召開國防最高會議及黨政聯席會議,決定蔣介石為陸海空軍大元帥,以軍事委員會為最高統帥部。8月20日,國民政府頒佈了《戰爭指導方案》和《作戰指導計劃》。提出:“決以武力解決”企圖“滅我民族生存”之日軍,“以達成‘持久戰’為基本主旨”。本此主旨,將全國劃分為5個戰區,其中華北平漢、津浦路方面為第1戰區;華北晉、綏、察方面為第2戰區。並且指出:“主戰場之正面在第一戰區,主戰場的側背在第二戰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上,第3、11、12頁。'
同時還規定了第1戰區和第2戰區的作戰任務。為加強主戰場的防禦,國民政府決定在平漢、津浦鐵路沿線設立三道防線:以保定——滄州之線為主要防線;
以彰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