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9部分

紀之後,由於長江水運壓力越來越大,關於拆除南京長江大橋的說法開始塵囂rì上。支援這個觀點的人,想法與此時的林振華是一致的,那就是充分發揮長江的航道資源優勢。而持反對意見的人則提出了一個重要理由,那就是光拆掉一座南京大橋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在南京大橋之上,還有其他同樣淨空為24米的橋樑。要把所有這些橋都拆除,成本就無法想象了。

因為過去不能拆南京長江大橋,所以其他的橋也就照此修建。而到了有條件拆除舊橋的時候,卻又因為大量新橋的存在,而使拆除舊橋變得毫無意義了。如果有人能夠在20年前提前佈局,這個死迴圈還會出現嗎?

話又說回來,除了穿越者之外,又有誰能夠在20年前預見到中國經濟會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呢?

“這麼說,你還是抱定了要炸掉南京長江大橋的想法了?”何海峰聽懂了林振華的邏輯,笑著對他說道。何海峰是聰明人,他能夠感覺到,林振華的想法,應當是有些道理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1968年的時候因為看不到長江水運的價值,而修建了這座淨空不足的大橋,那麼到了1988年,難道還要延續原來的短視嗎?

林振華道:“老何,中國內地的開發是遲早的事情。沿海開放的政策是沒錯的,但中國有11億人口,將近7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不可能都集中到沿海去,否則,將對沿海地區的環境帶來災難xìng的影響。中國的開放必然要由沿海走向內地,屆時長江中游將成為中國重要的工業區。而長江航道的暢通與否,直接關係到長江中游能否發展起來。

你應當知道,美國的五大湖區一度是美國最重要的工業區,一個關鍵xìng的原因就在於五大湖的水運優勢。如果長江航道能夠通行萬噸輪船,那麼從武漢到南京,就能夠成為中國的五大湖。”

“小林,不錯呀,你現在看問題越來越有高度了。”何海峰調侃道,“怎麼樣,要不要我給你推薦一下,讓你到國家計委去工作?”

林振華笑道:“老何,你說到國家計委,還真讓你說著了。嵐嵐現在不是在人民大學的計劃經濟系嗎,這一段時間,她一直在和我通訊,討論宏觀經濟佈局問題呢。我今天跟你說的這些,很多就是嵐嵐幫我找的資料呢。”

“嵐嵐怎麼不跟我說這些?真是女生外嚮啊。”何海峰嘆道,話一出口,他就覺得有些不對了,這句話好像不應當用在這個場合裡。

林振華便沒有發現何海峰的失言,他向何海峰介紹道:“嵐嵐現在學習很用功,她和一些同學成立了一箇中國經濟研究會,專門研究中國經濟發展問題呢。我上次跟你說起過的人大86級工業經濟系的那個黃岡,是他們的會長呢。”

“嗯,這個事情我知道,嵐嵐還讓我幫忙請過一些部委的官員去給他們開講座。”何海峰說道。

林振華道:“好啊,老何,後繼有人啊。”

何海峰道:“世界是你們的,以後中國的發展,就指望你和嵐嵐這一代人了。”

“我也老了,嵐嵐他們才是真正的新生代呢。”林振華道。

何海峰道:“年輕有年輕的好處,不過,也有頭腦容易過熱的毛病。上次嵐嵐帶了他們研究會的幾個人到我這裡來,和我討論中國的體制改革問題。其中有兩個學生,思想非常激進,按我們的話說,就是有些資產階級zì yóu化的言論了。”

林振華心中一凜,說道:“老何,這可要提醒嵐嵐一下,現在社會上思想很亂,有一批學者在拼命鼓吹全盤西化,甚至提出要搞西方式mín zhǔ,讓嵐嵐千萬別跟風。還有……”

“還有什麼?”何海峰見林振華話裡有些遲疑,不由得追問道。

林振華想了想,硬著頭皮說道:“老何,我說句話你別見怪。你在體改委工作,也是處於風口浪尖上的,在這種思想碰撞的時候,你的站隊很重要,萬一站錯隊,後患無窮啊。”

何海峰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道:“小林,你是不是聽到了什麼風聲?照理說,這樣的話應當是我對你說,而不是你對我說的。”

林振華搖搖頭,他當然不能告訴何海峰,說自己知道一年後將會有一場什麼樣的**出現。他人微言輕,是不可能改變這場風波的走向的。此外,正如某位偉人曾經指出的,這場風波遲早要來,這不是個別穿越者能夠改變的。他能夠做的,只是給何海峰一些小小的提示,避免何海峰一時走錯而已。

至於林振華自己,倒不併十分擔心風波對於自己的影響。他是搞實業的,又遠離政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