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種性別在與母?決裂後實際上都需要有仍然被愛的信心。然而,男孩對愛的需要,與弗洛伊德的觀點相反,比女孩的需要更大、更迫切,這主要因為這種需要易於掩埋得更深。男孩的信心來自陽物規則(證明其社會地位和權力),而在性行為領域,則來自偶發性欲。這種性慾否認點燃這股慾火的情感依賴性。

弗洛伊德對女性性徵的闡釋給後來的精神分析文學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婦女的性徵從本質上被視作被動的,這是強化了當下各種原型的一種觀點。僅就當下性行為的變化而言,這已是顯而易見的了,甚至這樣一種描寫也是與現實相符合的,這是社會對婦女限制的結果,而非其永久的性心理特徵。當然,性貪婪的女性始終與被動的女性相共存;弗洛伊德的描述強調了一方而犧牲了另一方。

弗洛伊德談到的這種發散的愛慾應該被正確地視作對“損失”的狀況具有潛在的顛覆力量,而非是否定的反動。蔭睇在功能上並不等同於蔭。經,由失敗所限定的女性性快感也不能滿足男性制定的標準。可以假定,兩種性別在嬰兒時期大都有從身體獲得性快感的能力。男孩放棄了這種能力而熱衷於集中於陽物的部位,這是俄狄浦斯過渡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女孩則更傾向於保留這種能力,因此更能夠把特定的生殖器快感與其他經驗和聯絡統一起來——事實上,她們往往認為缺乏這些廣泛聯絡的性活動是不值得的。謝爾·海特:《婦女與愛》,海盜出版社,倫敦,1988。

性別、親密關係和關懷

姑且總結一下上述討論的含義。如弗洛伊德所認為的,性心理多多少少具有一些普遍特徵是可能的,甚至是非常可能的,但我還是把那個問題擱置一旁。近代的社會化的一個獨特特徵,標誌著現代社會大多數階層的一個特點的特徵,始終是母?在照顧嬰幼兒方面的重要作用。母嬰關係受到“母?身份的發明”的影響,同時也反映了其他變化,這些變化把現代與前現代制度區別開來。母?的主導作用對兩種性別都發生深遠的心理影響,是今天性別差異各個最流行的方面的根源。

男人有?密關係方面的問題:我們在治療文獻中以及在別處一遍又一遍地聽到這一斷言。但那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我建議的分析是合理的,我們就不能簡單地說婦女比大多數男人更容易產生同情心。用一句俗語說,我們也不能認為婦女以不同於男人的方式表達情感。?密關係歸根結底是情感交流的問題,在人際間平等的語境中與別人、與自己交流情感。婦女在革新現代情感交流這方面已經奠定了擴大?密關係領域的基礎。有些心理稟性就是這一過程的條件和結果,正如一些物質變化使得婦女要求平等一樣。在心理層面上,男性在?密關係方面的困難主要由於兩件事:一是對婦女採取的一種分裂式觀點,這可以溯至對母?的潛意識敬仰;另一件是被淹沒的自我的情感敘述。在婦女不再與陽物角色共謀的社會環境中,男性的心理創傷便更加清晰可見了。

就個人的情況看,一切心理動力機制都是複雜的,男性和女性心理之間並沒有直接的互補性。因此,對作為整體的“男人”或“女人”加以概括化,甚至不顧前現代或非現代文化的多樣性,都必須加以限制。如在本書的其他部分一樣,當我無條件地談到“婦女”或“男人”時,總是有一個隱蔽的括弧,意思是說“在許多情況下”。比如,如前面所強調的,偶發性性徵不僅僅限於男人;它是一種權力機制,其防禦性屬性對婦女也是有用的。“男人不能愛”的思想顯然是虛假的,據前述的理由,不能將其直接等同於男性的?密關係障礙。大多數男性性慾都是由受到挫折的求愛激發的,而愛既是欲求的物件,又是恐懼的物件。在?密狀態下,許多男人不能把別人作為同等人來愛,但卻能夠為能力低下的人(婦女、兒童)或與他們享有某種未言明的關係的人(朋友、兄弟會成員)提供愛和關懷。

?密關係障礙也不僅限於男人。婦女與男權的關係是矛盾的。要求平等在心理上與尋找在情感上疏遠和權威的男性人物相左。因此,基於對方的平等和獨立能力而發展的尊敬同時為兩種性別提出了問題,這些問題無疑也滲透到同性戀關係之中。此外,情感的交流本身並不足以構成?密關係。僅就交流與自戀緊密相關這一點而言,交流是獲得權力的手段,而非為發展融匯之愛提供條件。

失敗的男性:這一主題與父權統治持續的現實相一致嗎?性勞動分工在本質上仍然完好無損。無論是在家裡,在工作單位,還是在現代社會的大多數環境中,男人都不願意放掉手中的權力。權力有利於利益,顯然。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