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的行為。男性不成比例地成為僱員,女性不成比例地成為家庭主婦。因此男性看上去更有力量,女性看上去更善於交際。 第三種是社會認同理論,它強調動機因素。刻板印象可以是一個群體的認知過程,而不僅發生在個人的頭腦中。每個人都要在積極的群體中獲得正面的身份認同。 第四種是權力的觀點,強調社會結構因素,認為個人與群體是有意保持性別刻板印象的,以便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地位,壓低其他群體的地位。 我們還應當認識到,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區分是維持社會控制的工具(性別秩序)。性別刻板印象的直接後果是:限制知識的探索,誤以為某種性別就是某種樣子的;限制有獨立目標的行為,要求按照規範行事。在現實生活中,女性對“女性氣質”的焦慮像男性對“男性氣質”的焦慮一樣久遠。這種焦慮就是來自遵從性別氣質規範的壓力。 人相信性別有差異,贊同許多刻板印象的性別差異,並且認為全社會都是這樣看的。人按照他人的性別刻板印象的期望來行動,人規範自己的行為以符合性別刻板印象的自我建構,結果是所有的人都按照性別的刻板印象來做事情。 女性對男性化感到恐懼,冷峻、富於攻擊性、有野心、忽視孩子、高智商的女性被視為不夠“女性”的女人。男性對女性化同樣感到恐懼,怕人說自己有“女人氣”“娘娘腔”。 女性把自己的男性氣質、男性技巧掩蓋起來。她們在同男技工一起工作時,把一些高明的建議假裝成是“幸運的猜測”,以掩飾自己是個很懂行的人。 男人也不可避免地進入人際關係互動支援結構和相互依賴鏈,所有的社會都如此。男人在男權制系統中保有權力,同時也伴有痛苦的矛盾:他們必須壓抑情感,變得異化和孤獨。女性運動增加了男性的痛苦,但是有望將男性權力與男性的痛苦一起消滅。 總之,在對性別刻板印象的遵從的過程中,性別刻板印象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僵硬,越來越固定,越來越不容“越軌”,它最終建立起一種性別的秩序,限制了人的自由。 在21世紀,性別刻板印象已經越來越過時。在女性普遍就業的今天,很難說在女性的生活和性格中的女性氣質是否多於男性氣質。許多女性家內、家外、家庭、事業都很出色、成功。網際網路上沒有年齡,沒有種族,沒有性別,沒有健康疾病,沒有強弱之分,只有精神和心靈。性別刻板印象已經無從談起。在新的時代,性別刻板印象已經式微,一個性彆氣質上的多元時代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nbsp&nbsp&nbsp&nbsp書包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三、關於性問題的論爭(1)

過去的一個世紀是西方性觀念變化巨大的一個世紀,而在中國這個變化發生於20年前。西方從維多利亞時代要遮蓋鋼琴腿以免引起下流聯想,到在海灘上可以暴露腿、胸和臀,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人們改變了對男女兩性的看法,對性的看法。 美國性學家蓋格農認為:性學時代是從1890年開始的,其間性研究者和活躍分子試圖將性匯入“科學”領域。最大規模的幾次性學調查是:金西,12000例,1948…1953年;海特,15000例,1972…1986年;英國,20000例,1994年;馬斯特斯和約翰遜,10000例。 60年代以來,性的問題逐漸成為一個政治問題,成為一個公眾和學術話語的題目;到了80年代,性政治問題既是一個重要的社會論爭的題目,又是大眾文化中隨處可見的因素。性問題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例如,與家庭有關的性;性行為本身;性與母性;生育控制;墮胎與生育權利;性作為商品——賣淫業與Se情業等等。對於女性主義來說,有關性的問題地位尤其特殊,因為性是女性研究的一個主要自變數。 1、 女性主義在性問題上的分歧 女性主義者在性問題上的觀點有很大差異。弗裡丹把它放在次要地位,她認為,只要女性獲得了社會平等,性問題就會自行解決;格里爾儘管不反對異Xing愛,但卻要求解放了的女性不要結婚;費爾斯通則號召“在每間臥室中進行革命”;同性戀女性主義者傾向於把性解放擺在更為重要的地位,既要爭取兩性平等,又要爭取性傾向選擇的自由,她們爭取女性解放的根本動機是性解放,並認為只有透過完全擺脫異性戀才能實現女性的性解放。 雖然女性主義者在性的問題上觀點各異,但是概括起來,可以被大致劃分為兩個陣營——激進派陣營和自由派陣營。從1970年代末,80年代初,女性主義內部出現了關於性問題的激烈論爭,這一論爭使得兩個陣營漸趨成型。激進派傾向於對性的基本否定,被稱為否定性的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