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的一舉一動。

關於生命,宗教的認知和所謂科學似乎對立,而且頗受主流意識之排斥。但是按照上述邏輯重新審視,是所謂科學是真理,還是宗教中的認識是真理,目前下結論為時尚早。

先不說佛教,就是許多泛神論的原始宗教中的萬物有靈信仰,隨著科學的進步,今天看來就愈來愈有道理。比如對植物的認識,植物絕對不是我們過去理解的木頭疙瘩,現代科學發現,植物不僅有感覺,而且很可能有意識,甚至有思維。只是我們動物目前還不能與之溝通罷了。

而佛教對生命的概念就更為廣大。佛教的“三界”學說就非常值得現代天文學和物理學借鑑。

佛教所謂欲界、色界、無色界是佛教龐大的宇宙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勉強用今天天文學的概念,三界基本上在太陽系這個範疇內。

按照佛家的描述,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娑婆世界為欲界,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地球。這個世界的生物是有慾望的,因此會在欲的驅使下,不斷地“造業”,因此會不停地輪迴。

欲界的上面是色界。這個“色”不是我們世俗概念裡“好色之徒”之“色”,而是“色空”的色,即有形狀的世界。也就是說,在色界天,生命是有形的,但是它已經脫離了色界的慾望。淺顯地比喻,色界天裡的生命類似我們神話裡的天仙,他們有人形,但沒有了人的慾望,因此也沒了人的煩惱。他們生活的遠比我們欲界天的生命快樂、長壽。比如佛教裡的天龍八部等就是在這個色界裡。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關於三界內外的生命(2)

而由色界再上升到無色界,就是連形態都不復存在世界。無色界的生命不僅沒有慾望,甚至連形狀都沒有,因此更為自在。

三界中的生命是有層次的,欲界的可以透過修煉到色界甚至無色界。但不修煉就上不去。而上面兩界的生命是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