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安慶、九江、漢口。所到之處,一般由當地教育廳局或者國民黨省市黨部接待,他們的演講場所多數在學校,有時也在影劇院。走到南京的時候,李暢突然要退出講演團,他說首都也來了該結束了。再三挽留不下,尋了一家酒館送行,江南的酒寡淡乏味,何況又是在離別之際,大汗淋漓之際,酒喝得難受。江風浩蕩,淚灑下關碼頭,惹得路人紛紛側目。趙成華和曾達生他們停留在武漢的時間最長,先是住在漢口教育廳,後來又搬到武昌的兩湖書院。
九省通衢的武漢三鎮日夜喧囂,就像容納百川的長江浩浩蕩蕩,是典型的魚龍混雜之地。趙成華他倆經常要渡江去漢口,有時路過蛇山體育場和閱馬場,這一帶的電杆上懸掛著被槍殺的屍體,烈日爆曬下發出令人做嘔的腐臭。“為何自己打自己?為何不傾全國之力對決倭寇?”這是他們演講時發出的質問,他們看見了講臺下的波濤,波濤裡洶湧著無數個旋渦,旋渦裡頭是無數黑洞洞的眼睛還有無數驚愕的嘴巴。如今在漢口,隨處可見東北流亡學生,他們衣食無著,失魂落魄。天氣太熱了,惡毒的陽光直落下來,城市接納了巨大的熱量,那密密的房子,那窄窄的街巷,都成了陽光的反射體,把城市炙烤成為悶熱的大火爐。東北學生領教了火爐之熱,熱得他們無處躲無處藏,白天活動要下很大的決心才行。黃昏的時候,龍王廟一帶的江堤上人滿為患,納涼的露宿的,更有本來就無處安身的。攢動的人頭與沿江大道那些歐式建築,一同組成了奇異的風景。站在江邊回首,岸上的樹以及房屋插入天空,毫不留情地分割了視線。碼頭顯得荒涼破敗,密密匝匝鋪排開的是破爛的蓬帆,船杆如黑鴉鴉的密林,動盪搖曳,恍惚不安。而清澈的漢江注入混濁的長江,更壯大了水勢,輪船在江面上吃力地航行,汽笛聲嗚咽,這印象將永遠地刻畫在趙成華心底。
學生組織聽說蔣委員長下榻漢口,並且摸到了官邸的確切位置。學生們聚集起來,高聲呼喊抗日的口號,徹夜不休。樹蔭遮住高牆裡的燈光,官邸和學生之間是士兵,他們持槍肅立,警惕萬分。誰知道里面住的是不是蔣介石呢?許多學生感到了疑惑,不免猜測,也許是汪精衛或者別的大員吧。倘若不是有人串聯鼓動,他們早就散去了,堅持就是一種愛國方式,堅持就是一種指望。他們不甘心,整夜地高呼口號:抗戰到底!收復失地!收復失地!這樣的夜晚將漂泊的日子染上了一層無望的情調,都市的夜晚少的是寧靜,在燈火的輝映下,學生們有理由確信天空不復存在。黎明的露水打溼了奢華的草坪,趙成華懷疑自己已經死去,連同所有的理想和祈願。
楚天的清晨宛如步履蹣跚的老者,在漫長的期待之後,辰光才從陰雲中滲透出來。三三兩兩的衛士們從官邸裡走出來,搬來了一些桌椅,安放在官邸的大門口,並擺好了話筒、紙和筆。學生們感到了驚奇,不禁議論紛紛。過了片刻,一個穿青衫的身影出現了,是蔣介石!學生們怔愣了一下,隨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他們睜大了眼睛,是他!確實是蔣委員長。眼前的委員長臉色蒼白,神形憔悴,顯出睡眠不足,這與宣傳畫上神采奕奕的形象有很大差別。官員們衣冠楚楚,在他身後緊緊相隨,一個個神情嚴肅。蔣委員長緩步走下門階,邊走邊揮手致意。學生們的喊叫終於停了下來,清晨忽然肅穆異常。
領袖的演說沒有鋪墊,他直截了當地說:“我同意你們,我們必須抗日!”
歡呼聲再次響起,震耳欲聾。蔣介石擺手,示意請大家安靜,又伸手扶了扶話筒,繼續道:“我也要對日戰爭,但我認為中國尚沒有充分的準備以應付此一全面的戰爭。這對我們的人民是一個巨大的犧牲與苦難,在這種沒有充分準備的情形下,我懷疑我們是否能夠得到勝利?我要確保人民的犧牲與苦難不致枉費。我重複說一句,我渴望著對日作戰就像你們一樣。所以如果你們諸位年青人準備做出犧牲,我現在只有接受。”
第二十三章(4)
實在是令人驚訝,誰都沒預料到領袖會說這些。原來滿腹的牢騷以及對不抵抗政策的憤慨都凝固住了,人們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有靜靜地等在那裡。更驚異的事情出現了,委員長做出了更大膽的舉動,繞過那些桌子,徑直走向人群。顯然也出乎衛士們的意料,眾人隨即簇擁在他的身後,緊張萬分。趙成華不得不踮起腳,抻長了脖子來看。他注意到蔣介石的身材消瘦,甚至有些孱弱,但是聲音洪亮,委員長說:“諸位中凡渴望為祖國犧牲的走向前來,在這裡簽名,報名到我們的軍校來,我將加以訓練,作為我們軍隊的官佐,使你們有對日
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