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身世十分可憐,她祖上出身名門,但到姥姥父輩已經衰敗,因此姥姥自小不識字,十幾歲時送到姥爺家當童養媳,吃盡人間冷暖。其實她是很渴望讀書的,可姥爺家曾經定下過嚴格的家規,女子是不允許讀書的。後來年紀大了,也就不再想讀書的事情了。閒在家中無事,便和七大姑八大姨湊在一起,終日打牌,消磨時光。一來二去,居然把牌面上的漢字生吞活剝地記在了肚裡。
有一年姥姥做壽,看見有的壽聯上寫著:名高北斗,壽比南山。便問我舅舅:“這字我怎麼瞅著眼熟?”我舅舅笑道:“這不是你在麻將桌上常摸的東西南北風嗎。”姥姥恍然大悟,自此能將麻將術語融會貫通,活學活用。
姥姥雖然目不識丁,但她悲天憫人,心地善良,扶危濟困,樂於助人,尤其對讀書人有著特殊的好感。時間長了,城裡人都瞭解她的脾氣,便常有交不起學費的窮學生跑來找她化緣。見了面,二話不說,跪倒在地,通通通就是三個響頭。姥姥便會問:“是不是家裡又揭不開鍋了?”窮學生說:“是念不起學堂了。”姥姥不知此話真假,便會翻起手中的麻將牌考問:“識得這字嗎?”來人若答對了東風西風兩條三丙,姥姥便大為高興,覺得此人是個人才,孺子可教也。特別是聯想到自己一生吃盡了睜眼瞎的苦頭,就更加同情來人的處境,於是便會毫不猶豫地掏出自己的名片,打發他到學堂繼續讀書,至於學雜費用,自然到了年終由姥姥一併結帳。
姥姥一生中到底救助過多少窮苦學生,誰也說不清。解放後,政府要給餘家劃成份。有人提出要定資本家,馬上站出許多當年的地下黨員,一齊證明姥姥活著的時候的種種善舉,自此躲過一劫。
姥姥對讀書人感興趣,還和姥爺的特殊經歷有關。姥爺年輕時也曾是一介書生,偏偏喜愛上了政治,投筆從戎,一心想著救國救民,飄泊江湖,歷經磨難,染上一身疾病,四十多歲就不治而亡,逼得姥姥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挑。多少年來,她含辛茹苦,周旋於官府商賈之間,支撐著偌大一個家族的生存,其中的苦衷自是一言難盡。所以,姥姥對黨派之爭恨之入骨、深惡痛絕,於是,便給子女們立下“無黨無派,專心讀書”的家規,並破了祖宗規矩,允許餘家的小姐上學。母親和大姨算是這一規矩的第一代受益者。十幾年過去了,在姥姥的嚴加管束之下,我幾個舅舅和大姨先後畢業於中央大學、復旦大學和黃埔軍校等,事業上各有所成,卻再無一人步我姥爺後塵涉足政壇。
姥姥的善良最典型的表現在對待我姥爺納妾這件事上。
有一年我姥爺到武漢談生意,一日無事和幾位朋友來到江邊酒店,正在把盞歡飲之間,突見有人跳江自盡,眾人急忙搶救,撈上來一看原來是位十七八歲的姑娘,生得眉清目秀,楚楚動人。一打聽,原來這姑娘姓秦,是個中學生,只因父親做買賣賠了錢,欠下一屁股帳,無奈之下,將女兒賣給財主的傻兒為妻,女兒知書達理,誓死不從,一時想不開,便跳了滾滾長江。大家聽罷秦姑娘的遭遇,動了惻隱之心,皆嘆人心不古,世間不平,於是湊了幾塊大洋,讓秦姑娘回家。不料秦姑娘翻身便拜,央求各位好心的叔叔大爺將她帶走,說什麼也不回家見那狠心的父親。幾個人面面相覷,有心將這如花似玉的黃花姑娘帶走,又都怕家中河東獅吼。於是有朋友突然說道:“看來只有餘老闆有膽量帶回了。”因為眾人皆知我姥姥心善,或許不會計較。開始姥爺也是心虛,怎奈眾人一捧,便有了英雄救美的虎膽,藉著酒勁一拍胸脯,豪情萬丈地答應下來。在回去的船上,和秦姑娘朝夕相處,一來二去便生出私情。回到安慶之後,又覺得理虧,不敢往家裡領,便在城北僻靜處租了一套房子,隔三差五跑去偷歡。時間久了,親朋好友都知道他在外面養了小老婆,再後來連姥姥也有了耳聞,只是裝聾作啞不點破,盼著他自個迷途知返罷了。
這樣不明不白地過了許久,有天晚上,姥爺在秦姑娘處過夜,三更時起來小解,不小心摔了一跤,竟斷了小腿。抬回家躺在床上動也不能動,心裡牽掛著秦姑娘,又不敢挑明,每日愁眉苦臉,長吁短嘆。
姥姥見他茶飯不思,日漸消瘦,心中不忍,便道:“還是將那姑娘接回來住吧,既能照料你,也免得你惦念。”
姥爺沒想到姥姥早知此事,而且是如此海納百川的胸懷,頓覺羞愧難當。雖然羞羞答答地將秦姑娘接回家正式納了妾,卻從此對姥姥心生敬重,再不敢在外面尋花問柳,拈花惹草。
或許是一脈相傳的血統原因,母親從小就繼承了姥姥悲天憫人,扶危濟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