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國之間的分裂,維持歐洲大陸強國之間的力量均衡,才能將英國的商業和帝國利益擴充套件到歐洲以外的其他地方。因此,當拿破崙站起來要打破這種均勢時,英國便會成為法國的對立面。當法國被打敗,俄國人異軍突起時,就必須要加強法國的力量,維護法國的大國地位。同時,還要讓普魯士和奧地利來制衡法、俄。因此,儘管英國人對神聖同盟不屑一顧,但仍然要保持以神聖同盟為核心的歐洲政治體系的穩定性。

如果歐洲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將會打破這種可以讓英國人獲得巨大利益的政治均衡體系。只有保持和平,英國人才能不斷擴張自己的政治與經濟的版圖,攫取巨大的經濟利益。而英國人的力量則在於無可匹敵的海上軍事力量與強大的金融霸權。這種金融霸權的來源則是英國工業革命與獨領風騷的英鎊霸權。至於羅氏家族,不過是英鎊霸權的獲益者。

印度人的血淚,英國人的財富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於18世紀60年代,完成於19世紀40年代。在工業革命中,最為重要的是當時的朝陽產業——棉紡織業,相當於現在的環保、新能源產業。而任何新興產業都有標誌性的工具與裝置,棉紡織業則是紡織機。其實,早在1760年之前,最為重要的飛梭和水力紡織機就已經出現,分別發明於1733年和1738年,可工業革命並未在那時發生。

為什麼工業革命發生於1760年左右呢?我們不妨先將目光從18世紀轉移到17世紀,從英倫三島轉移到萬里之外的印度。

由於葡萄牙人和荷蘭人對香料的壟斷,1599年秋倫敦的胡椒價格突然從每磅3先令上漲到8先令。在倫敦市市長的鼓動下,倫敦貴族與商人募集了3萬英鎊準備成立貿易公司。但在向英女王申請許可狀時,女王並未給予答覆。1600年12月1日,西班牙、荷蘭拒絕了英國人降低胡椒價格的要求,伊麗莎白女王特許成立英國東印度公司。英國東印度公司全稱為“對東印度群島貿易的英國商人聯合公司”,在歷史學家的口中又被暱稱為“約翰公司”,以與荷蘭、丹麥、法國和瑞典東印度公司相區別。

東印度公司擁有非洲好望角以東地區的貿易獨佔權,還擁有在所轄區域內製定法律、受理行政和建立貿易據點的特權。如果英國公民在公司轄區之內私自從事貿易活動,其貨物一律充公,其中一半歸於英國國庫。70年後,英王查理二世又授予東印度公司自主佔領地盤、鑄造錢幣、管理要塞和軍隊、結盟和宣戰、簽訂和平條約和在被佔據地區對民事和刑事訴訟進行審判的權力。簡而言之,東印度公司在海外具有一個國家的政府行政權力。

俗話說,三歲看老。東印度公司從它的第一筆生意開始,自始至終都沒有擺脫一個掠奪者的角色。1601年7月,東印度公司的第一筆買賣就是——搶劫了一艘葡萄牙商船。

1613年,英國在印度西部的蘇特拉設立貿易站,不久,又在印度東南部的馬德拉斯建立商館。此時的印度處於莫臥兒王朝的統治之下,首都在德里。17~18世紀時,莫臥兒王朝已由盛轉衰,各地諸侯日漸獨立,不聽中央的號令。1739年,阿富汗血洗德里,獲得的戰利品價值高達7億盧比,包括皇冠上的珠寶和孔雀寶座。17世紀的歐洲旅行家估計孔雀寶座的價值大約為450萬英鎊。而當時英國國庫的資產也不過以百萬英鎊計。1761年,阿富汗人讓印度軍隊全軍覆沒,莫臥兒王朝聽任宰割,成為國內外各方勢力的傀儡。

團結就是力量,分裂則為人所魚肉。東印度公司透過武力、權謀與賄賂從各地諸侯手中獲得了各種特權。但英國人仍虛有其表地走一下形式,各種權利均透過德里皇帝的欽準。英國人的精明正顯示於此。他們表面上尊重莫臥兒王朝的皇帝,實際上“挾天子以令諸侯”,強調東印度公司的正統性。

當然,對於東印度公司來說,英國政府是背後的大老闆。1698年,英國國會透過法案,任何以8%的年利率購買200萬英鎊英格蘭銀行公債的人都可以其認購的額度為限參與對印度的貿易。為了保護貿易壟斷權,東印度公司只好購買了70萬英鎊的英格蘭銀行公債。

到了18世紀中葉,儘管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經營了100多年,但英國卻未從印度榨取到太多的好處,英國經濟發展仍然十分緩慢。直到175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發動的普拉西戰役之後,情況才發生巨大的轉變。這一年的1月,英國人大敗印度與法國的聯軍,孟加拉國庫被搶,英軍搶走了總值達4800萬英鎊的金銀珠寶,史稱“普拉西之役”。此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