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動並捕獲了革命領袖,還佔領了摩德納、帕爾瑪和博洛尼亞。此前,博洛尼亞發生起義,推翻了教皇的統治,奧地利軍隊則重建了教皇的秩序。同時,羅斯柴爾德家族就與義大利當地金融家合作,安排了一筆40萬英鎊的貸款提供給教皇。有趣的是,一直以來,天主教都將猶太人看成勢不兩立的死敵。時人評曰:“一個貧窮的基督徒吻了教皇的雙腳;一個富有的猶太人親了他的手。”
奧地利的入侵引起法國政府的嚴重不滿,歐洲政局處在動盪的邊緣,法德戰爭一觸即發。法國與英國的國債市場價格一落千丈。為了避免戰爭的爆發,羅斯柴爾德家族介入並調停,在巴黎的詹姆斯親自參與起草了法國提交給奧地利的一份宣告,呼籲奧軍撤出義大利。為了限制奧地利的入侵,羅斯柴爾德透過拋售奧地利債券的方式讓奧國國債價格面臨急劇下滑的危險。最終,梅特涅迫於壓力作出妥協,奧軍逐漸撤出義大利,只留下小股部隊駐守在安科納和博洛尼亞。
與此同時,羅斯柴爾德還逼迫法國政府對奧地利的入侵保持溫和的態度,甚至公開威脅道:“如果羅斯柴爾德家族坐在法國王座之上,那麼世界就不會經受法國與德國之間那麼多的戰爭折磨。”而法國卻比奧地利更依賴羅斯柴爾德家族,只好乖乖就範。結果,一場眼看要爆發的戰爭就這樣被扼殺於萌芽狀態。
一波雖平,一波又起。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的1815年,荷蘭同比利時聯合組成尼德蘭王國,荷蘭奧蘭治王室的威廉一世為國王。從經濟上看,這是有利的,比利時工業可以補充荷蘭經濟的不足。但從政治上看,威廉一世是專制主義者,荷蘭奉行的是中央集權制,比利時人則厭惡荷蘭的專制統治,同時信仰天主教的比利時人也極為厭惡信仰新教的荷蘭人。在法國七月革命後的一個月,即1830年8月,布魯塞爾民眾發動了反對荷蘭統治者的起義。隨後,羅斯柴爾德家族便提供了100多萬法郎給荷蘭以幫助它抵擋革命風暴。
威廉一世派長子奧蘭治親王到布魯塞爾與起義者談判,但遭失敗,遂派次子弗里德里希親王率領軍隊鎮壓起義者。當荷蘭在1831年8月侵入比利時的時候,羅斯柴爾德家族立刻向布魯塞爾革命政府出售了槍支。
經過激烈巷戰,荷蘭軍隊最終敗退。很快,起義擴充套件到全國,荷蘭軍隊被迫撤離比利時。1830年9月25日,比利時組建臨時政府,11月18日,國民大會的200名代表在布魯塞爾集會,宣佈比利時獨立。在此期間,1831年2~3月,國民會議頒佈比利時憲法,規定比利時為世襲的君主立憲制國家,選舉了德國薩克森—科堡的利奧波德親王為國王。
1831年7月21日,利奧波德親王在布魯塞爾宣誓就任利奧波德一世。隨後,荷蘭軍隊入侵比利時,利奧波德請求法國保護,法國軍隊開進比利時。歐洲全面戰爭隨時可能爆發。此時,羅氏家族的通訊網路發揮了外交溝通渠道的作用。各國國王、大臣和外交官透過這個網路相互交換觀點和想法。而羅氏家族也透過這個網路將自己的觀點傳遞到政治人物那裡。
羅氏家族在巴黎的詹姆斯迫使法國保持克制,並要求比利時人不得考慮推翻奧蘭治家族,如果他們一意孤行,就得不到羅氏家族的支援。同時,羅氏家族在法蘭克福的薩洛蒙則要求奧地利支援法國政府,杜絕攻擊法國的念頭。在羅氏家族的強大壓力下,俄羅斯和奧地利均表明自己的軍隊願停留在國界線另一邊,不會攻擊法國。最終,各國都採取了剋制態度。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均不支援荷蘭的舉動,英國支援法國派遣遠征軍前往比利時的決定,但同時要求,一旦打敗荷蘭,法國就必須撤軍。到1831年10月,經過羅氏家族的巧妙斡旋,荷蘭軍隊撤出比利時,接受了失去比利時的事實,全面戰爭的危險被消除。羅氏家族向荷蘭提供一筆利率為6%的貸款以示鼓勵和補償。
儘管羅氏家族可以影響歐洲的戰爭與和平,但他們並未像很多持陰謀論觀點的人所說的那樣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英國和普魯士,羅斯柴爾德的影響力極為有限,在俄羅斯,其影響力幾乎不存在。比如19世紀30年代,如果普魯士、俄國和法國真的下定決心要為荷蘭與比利時而發動戰爭,那麼羅氏家族也根本無力阻止。而真正具有決定權的是英國。
拿破崙戰爭之後,神聖同盟的建立不僅是為了捍衛一種社會秩序,還是為了維持歐洲國家之間的平衡。按理說,1815年,法國被徹底擊敗後,歐洲各國完全可以將法蘭西雄雞肢解,將法國變成無足輕重的弱國。但對英國人來說,只有保持歐洲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