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7部分

肅笑呵呵地說道。

“這個小弟可不敢,姐夫若真的想退位讓賢,那還得另請高明,小弟只想安安穩穩地賺點踏實錢。”李元琛只是一笑,跟著話鋒一轉,又道:“姐夫,你剛剛還說,銀行可於民間施行借貸,不過要有抵押,利息要比在高利貸手中低上許多,小弟以為這個法子也不錯,尤其是江南一帶,手工業、小作坊十分的多,要想擴大規模,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有了銀行,他們便可以解決資金問題,而銀行也會從中獲益,可謂是一舉兩得,利國利民。不僅商人們會得到實惠,一些百姓也會得到實惠,比如說趕上荒年,百姓缺少種糧,向地主借貸,利息太高,他們可以選擇用地契到銀行抵押,借些銀子,解去燃眉之急。倘若第二年無法如數歸還,那也沒有關係,只要你能夠還上利息,還可以繼續耕種土地,趕上豐年,一次還清。姐夫,您看小弟說的可對。”李元琛一臉笑模樣地說道。

“不錯,銀行借貸,可以避免高利貸釀成的禍患,只是開展起來,卻不會像咱們說的這麼容易。一開始存錢的人不多,若全都是借貸,朝廷如何受得了。”嶽肅的反應也不慢,他知道銀行向外貸款,是銀行賴以賺錢的手段,可若是起初沒有人存錢,全都是借錢的,國家哪裡承受的了呀。

“姐夫,您說的一點也不錯,要是一下子就在全國開展,朝廷絕對承擔不起。不過,小弟已經為姐夫計算好了,這也是小弟要和朝廷合作的地方。小弟都為朝廷開建了安民米鋪,而且令百姓受益良多,所以小弟這一次,想要和朝廷合作,建立安民銀行。”李元琛淡定地說道。

“和朝廷合作開銀行……”嶽肅登時就懵了,雖然前頭李元琛都說過合作,但沒有想到是這麼個合作法。好在嶽大人是穿越過來的,見過的也多,現代的國家,銀行也不止一家,什麼建行、工行、廣大、浦發,比比皆是。大明朝就一個國家銀行,或許確實是少了些,再開設兩家國有控股的銀行也不是不可。於是,嶽肅說道:“元琛啊,你這個提議也不是不可,只是不知道你打算怎麼個合作法?”

“小弟的意思是這樣的,新建的安民銀行,起步資金,由朝廷出資七百萬兩,我李家出資一千三百萬兩,每年的收益,朝廷與我李家平分,但是,經營權要給我李家,朝廷行使監督之權。倘若後續資金不夠,我李家還可短暫xìng再行入資,但解決燃眉之急後,便可隨時取回。不影響我李家與朝廷的分利。因為資金有限,暫時只在湖廣本地以及全國的一些重要府縣開設安民銀行,如北京、南京。還有一點,請朝廷放心,在兌換制幣的業務上,安民銀行絕不染指,這個買賣,可由朝廷自己來做。”說完,李元琛再次微笑,“不知姐夫以為如何?”

“公平……”

嶽肅只說了兩個字,此刻他的心中,那是無比震驚,實在想不到,這個小舅子竟然會有如此眼界。更讓他趕到震驚還不是這個,而是李家的財力。一千三百萬兩,這得是多少銀子呀,朝廷的沒有銀行之前,這筆銀子也不是說拿出來,就能拿出來的。要知道,張嫣能出來的內帑,也不過是八百萬兩。用富可敵國來形容,真的是一點也不過分。李元琛說拿出一千三百萬兩銀子的時候,眼皮連眨都沒眨,家中的銀子,更加無法估量了。

!@#

………【第五章 改革前奏】………

第五章 改革前奏

嶽肅對李元琛的眼界,與李家的財力感到無比的震驚,對他也更加佩服起來。嶽肅做過閩浙總督,在杭州的時候,曾經看到過那裡正在發展手工業,民營的小作坊很多。這種民營工廠,朝廷是應該加以扶持的,這樣一來,可以擺脫對百姓對土地的依賴,增加就業環境。自己沒有想到的東西,李元琛都想到了,看來,朝廷要想更加的富強,就要與更多的財閥合作,出盡繁榮。

不過,嶽肅對過度發展商業,還是很反感的,他一直認為,農業與工業強盛,才是真正的強盛。當然,商業也不能忽略,農、工、商,地位不變,發展起來,也不能粉末倒置。由此,嶽肅突然想起一件事來,那就是一些外國農作物,比如說番薯、馬鈴薯、玉米,在當時都看不到,要是在大旱的時候,有這些農作物,也不至於鬧這麼大的饑荒。一想到這裡,嶽肅便有了一個念頭,現在大明又有了強大的海軍,仿照當年鄭和下西洋,進行海上貿易,多采購外國的糧食種類,不也是很好麼。

見姐夫只說了“公平”二字,就不在多言,李元琛等了半天,說道:“既然你已經說公平了,那這件事,你覺得可行嗎?”

“可行、可行,賢弟,明日愚兄就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