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都是兩文一張。

符強買了一份翻了翻,發現都是些白話文寫的時事議論,和書院各座師、生員對四書五經章句的讀解。有一兩篇文章論述了白話文對儒學藝文發展的影響,和保持民眾在準確理解朝廷公文公務的重要性。其他大部份的的文論裡,基本上都是在引用典故論裁世風國是。暗示賤者要敬愛貴者,不肖者要聽從賢者。皇帝應該逐出身邊肖小,從諫如流,尊納當世大儒的建議。而當世大儒都有東林書院所提倡的各種賢德的特徵,特別是李三才、顧憲成、高攀龍等大賢,最是天下讀書人楷模。像湯賓尹、李庭機之類都是欺世盜名之徒,都應該被黜除在朝堂之外。而且皇帝貴為天下之主,應該以身表率,一切都以國法為繩,以國是為重。

至於什麼是國是,什麼是國法。刊抄裡暗示,東林書院的講義裡對這些都已經做了最正確詳細的闡釋。比如東林書院為朝廷育材,倡天下教化,學子們勤修聖學,其中藏龍臥虎,不乏有顏回之德,子路、冉有之才者,所以東林書院如果像國子監那樣被尊為國家銓選要地,就是皇帝的聖明之證舉。

刊抄裡對民生也做了解釋。說現在天下民眾大多以礦、工、織為生,因此皇帝應該惠商便民,全面開放海禁。商人受惠,海禁開放之後,經營紡織與其它物業的商人才能保障利潤,才能付給工人們更多的工錢,民眾不會因為無業可就而餓殍道邊,朝庭也能由此獲得大量商稅和關稅。

刊抄裡特別說到關稅對朝廷和民眾的利益。關稅十稅其二,五兩銀子的交易就能有一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