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過來的一矛力量向前,手臂伸直。這樣的攻擊方式就像兩人搏鬥中面對對方打來的直拳,只要是經驗豐富的人面對這樣的攻擊很容易用手向旁邊隔開。但是張凡虎卻沒有這樣做,他在避開的時候就掄起了自己的腿,兩者本就相近在加上是相對沖刺,張凡虎這一記側踢腿踢在對方腹部。
人體有多個要害,軍人要與敵人搏擊,當然必須要了解人體的構造與要害等情況,然後按照人體結構來進行進攻與防守,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體腹部上邊的正中間、肋骨的下面有個致命要害,那兒分佈著腹腔的神經叢。
腹腔內的內臟器官很多,所以這叢密集的神經極為豐富,擊打這個部位不僅可以讓對方內臟幾桶難忍,而且還可以刺激到腹腔太陽神經叢,英氣強烈的神經反應。這位原始智人只受了張凡虎不到五層力就痛苦不堪,張凡虎右手一撈對方痛得彎腰下跌的長矛,左手一個手刀砍在了對方側面脖子。張凡虎的手刀可以砍斷兩塊磚,手掌拍斷四塊,這位原始智人直接暈了過去,只是腹部疼痛可能讓他即使暈過去了也會暈得不舒服。
一秒鐘制服兩人,手中的長矛換了一把,張凡虎終於衝進了大混戰的戰場。族人們很聰明,他們知道如果自己團成一個圓在對方人人都有長矛甚至有的有兩支的情況下不好,對方很有可能會投出長矛,如果這樣他們在中間被包圍就沒地方躲避,而且距離太近幾乎是對方的活靶子,所以他們按最初的隊形衝了出去,各自面對自己剛才射殺的隊伍,也就是說智速、智力、石骨三人是一人面對一對,而其餘族人兩兩相互配合殺進了戰場,這種混戰比較適合他們。
向前跑動的張凡虎兩矛隔開了對方或砸或刺的幾矛,然後在對方臂上留下不輕的傷痕,但是沒時間搭理他們繼續向前衝,他在趕時間,現在時間就是生命。現在雙方德普殺紅了眼,幾乎全是下的死手,雖然智速他們精良避免,但是避無可避的情況下也只能讓對方受重傷了,然後懷著與張凡虎一樣的“高人”心態:是生是死就看你們的造化了。
石骨,這是一位身手僅次於智速與智力的智人,他的戰鬥力很強,但是畢竟他要面對的是一隊六人!石骨的箭術也不錯,剛才三箭都見血,但是隻有一人喪失戰鬥力,另外兩人受傷繼續向前;在他的鏈石下也繞住了對方一人,兩支射出的投矛讓這個倒在對方最前面的一人再次受傷喪失戰鬥力,但這個不是他們的頭目,他們最強大的頭目毫髮未傷地到了石骨面前;另外一支投矛也射到了一位對手。現在包圍他的六人三人受傷不輕,而且兩位喪失戰鬥力,一個人能有這樣的戰況也相當不錯了。
石骨的天賦也很好:速度比智速慢但是比得上智力、力量比智力小但是比得上智速,那次大圍捕人手不夠就是他與智速兩人抬著最輕的一頭近兩百公斤的角馬回來,可見其實力非凡。在張凡虎的教導下,數個月的艱苦訓練讓他耐力、力量、靈活性等數方面都大大加強,只是速度不是一早一夕的事情,而且他的速度已經到了他的極限了,幾乎沒法再提高,人再努力也不可能練得速度快過七十公里,而智速就在那個臨界點上。
數月的訓練讓石骨戰鬥力上升了一倍,但是他因雙腿受傷中毒,一條腿還有一個雞蛋大小的凹痕,而另一條腿傷有數道刀疤,這些都是張凡虎為他排毒造成的。受過傷恢復後的石骨因雙腿肌肉無法恢復原樣而戰鬥力下降了大約兩層,但這仍然相當於對方的一個頭目,但是這個頭目還有五個隊友,所以石骨幾乎沒有獲勝的可能。
這位頭目很謹慎,儘管已經穩操勝券,但是也不想冒進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當石骨奮力攻擊時他總是率領著兩人隔開他的“艾考瓦”,然後另有族人抓住機會在他身上留下創傷,若不是石骨身體靈活避開大部分力量他早就倒下了,但是現在身上數道血流不止的傷痕也說明他堅持不了多久。
六個原始智人已經包圍了他,但是沒有來幫組他的人,這些原始智人在幾次攻擊後發現,原本他們長矛最適合的刺殺對這位對手起不了多大作用,他總是能在最後關頭靠著“艾考瓦”隔開矛頭牢牢守護自己,即使不能隔開也能在地上進行各種翻滾把傷害減到最小。反倒是長矛的輪番砸擊讓他避無可避只能硬抵著,但是六人的力量何其大,雖然不是同時砸下,但是兩三人的同時砸擊也讓石骨必須嚴正以待。
由於語言不通,這位頭目直接在石骨身邊向著自己的族人發號施令,但是石骨不知道他們打的什麼主意。於是頭目再次帶著幾人兩人做餌,他與兩外一人用長矛砸石骨的膝彎,另兩位在他身後一記重擊把石骨擊倒在地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