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5部分

,沒有名分可不行!”田月娥靠近前來低聲說道:“她是公主不假,一個黃花大閨女,讓她今後如何做人?”

趙雲一滯,摸了摸鼻子沒有說話。(未完待續。)

第九章常山軍火燒連營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趙雲突然想起了這句古詩。

孩子們安頓的地點,位於珠江口的一個無名小島上,一排排的房屋早就修好了。

趙家人充分顯示出曾在真定的訓練有素,各個環節有條不紊。經過家族內部的自糾,特別是看見了幾個人頭懸掛在番禺城頭,一個個趙家人又規規矩矩。

想起麋竺說的有關黃巾要針對趙家的話,趙雲不禁沉思起來。

大漢邊境地區和來自少數民族的騷亂,自孝光武帝取得統治以來就一直有的。馬援的故事,應當算是有名的了。他在西羌、南越乃至最後死於五溪蠻的征程中。

相對來說,前三朝的情況基本上是安定少事。轉折和過渡出現在孝和帝以後。七、八十年間,爆發了大小百餘次的農民起義。折算下來,這是無年不有的節奏。

總的來看,騷亂的起點,要從孝安帝即位以後算起。他在位時的騷亂,主要發生在羌、鮮卑、烏桓、南匈奴,以及交州等邊疆地帶的少數民族地區,世紀羌戰,是其中的重頭。

孝安帝永初五年的一份詔書裡說:“寇賊縱橫,夷狄猾夏,戎事不息。”

孝順帝時的騷亂,在內地呈現出大面積失控的態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江淮地區,這是華夏曆史上一個具有傳統性質的騷亂多發生地帶。

如果說少數民族地區的騷亂,多少會含有一些民族性的動亂因素,以漢人為主的地區騷亂,則顯示出更為直接單純的生存境遇與壓力。

騷亂具有某種質變性質,當始於孝桓帝登基前後。長期的邊境鏖戰,使大漢帝國陷入了消耗戰的泥淖,耗資巨大,疲於應付,就如一個人的身體,疲乏的身體病痛多。

有些時候趙雲想來,其實也真不咋怪靈帝,他上任的時候就是一個兒皇帝。及至後來掌權,權利的蛋糕被瓜分得只剩下可憐的一小塊。

劉宏不得已,和其下人宦官結合,對抗日益強大的世家豪門,從而有了黨錮之禍。他敢殺人,卻不敢隨意立名目。後來發現收效甚微,不得不開始賣官鬻爵。

桓帝時的騷亂,已不再只是集中出現於邊境或江淮等傳統騷亂多發生地區,而是幾乎遍佈了整個大漢管轄範圍,包括屬於中央主控區的河南尹、冀州。

此時的騷亂還湧現出一個特殊現象,每一個人自立名號,或稱王或稱皇。

“安順以後,風威稍薄,寇攘寖橫,緣隙而生。剽人盜邑者不闋時月,假署皇王者蓋以十數。或託驗神道,或矯妄冕服。”

這是一個充滿預示的政治訊號。

到“黃巾起義”爆發,就響起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震天口號。

這種沿襲不斷的騷亂,彷彿一股洪流順勢而下,水量越來越大,水勢越來越猛,已經沒有人可以阻擋它的肆意奔流。

到靈帝接手帝位時,帝國面臨的騷亂似乎已常態化了。不過,若從史籍記載的情況來看,跟之前相比,情形反倒有種平緩下來的跡象。

持續逾半個世紀的羌戰,終於在靈帝即位前後暫時平息。刺史黃忠的到任,宣告著長期以來的羌人和義從羌的叛亂結束。即便有零星事件,護羌校尉夏育就可以擺平。

他們幾兄弟所把持的西涼,從武威郡始至玉門關止,如同一塊鐵板。

鮮卑族最強有力的領袖檀石槐也在光和四年死去,真定公趙孟的北征,讓北方胡虜的威脅不再。這些對當局來說當然都是能讓人鬆口氣的好訊息。

至於境內的各地騷亂,旋起旋滅,前仆後繼,誰也不指望能在一時之間將其斬草除根。

當一種的感覺瀰漫時,崔寔有句話叫“習亂安危,逸不自睹。”,“黃巾起義”爆發了。

這本身就是一場內戰,無論是其人數規模,還是對抗激烈程度,都足以說明這一點。

按說張角和趙雲之間,還是有一定的交情。

道門在交州、三苗、朱崖洲、夷洲、呂宋洲的傳播,沒有帶上太平道。

然而這與趙雲沒有一毛錢的關係,其他分支不帶他們玩兒。

不過本家也不是吃素的,目前儘管沒有成編制的軍隊,家裡的部曲隨時都能聚齊一萬多人。何況真定如今發達了,哪一家沒有幾十上百個部曲?

越是有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