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一口噴了出去。(未完待續。)
第兩百零三章正兵輔兵退伍兵(5/5)
南征軍和其他軍隊完全不一樣,有專門的制式軍服。
士卒們馬上帶著兩個衣襟都溼了的人前去換衣服,戲志才已經回到合浦去了,他是正兒八經的合浦太守,如今如何治理地方才是他要做的事情。
賈詡施施然走進來,他可不想和別人一起吃飯,這裡才是最好吃的地方。
其實趙雲也很感慨,自己手下就是沒人,不然的話,讓一個軍事大牛跑去治理,真還說不過去。但不用他的話,賈詡根本就對具體的事務不感興趣。
荀彧?還是算了吧。荀家目前是趙家的旁系不假,可也不能讓他們一家獨大。
哪怕在歷史中他們這個家族始終都以輔助著稱,也不得不防著。
不對,趙雲猛拍大腿,還有一個人差點兒忘了。
總之他不認為荀彧是忠於漢室之人,或許後世普遍認為他忠於漢室的理由是他反對曹操稱魏公,但仔細看了看他所謂反對的話,趙雲就十分的疑惑,這是在反對嗎?
荀彧認為:“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注意最後一個不宜,不宜是什麼意思,最好不要的意思。
這個詞很中性是不提倡不反對,結合了這個詞趙雲覺得荀彧並非在強烈的反對,而是在勸曹操不要這麼做。
如果荀彧是漢之忠臣他為啥不說:曹操,你不能這麼做。
反倒是你最好不要這麼做,所以趙雲認為荀彧有可能只是因為現在天下未定,曹操此舉過早,所以勸他先不要稱魏公。
而就趙雲讀荀彧傳裡面種種跡象也表明荀彧並非漢之忠臣,最主要的是,這丫竟然想過自己到益州,做劉焉父子或者劉備後來做的事情。
可惜荀家終究是一個文士家族,手下沒有武者,總不能用嘴巴去說吧。
從曹操還是小諸侯的時候,荀彧就跟著曹操打天下了。
當時荀彧去見曹操的時候,曹操說他是自己的子房,這是一個暗比,除了將荀彧比作張良,還趁機自比高祖,潛臺詞就是老子是要當皇帝的,荀彧若忠於漢室,他會跟著曹操混。
荀彧在勸曹操奉天子的時候說過“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
晉文公和高祖都是帝王,荀彧將曹曹操比作帝王,也就可以說明曹操當時在荀彧心中是個什麼定位了。
沒錯曹操在荀彧心中就是將來要一統天下成就帝業的男人,討伐呂布之前把曹操比作高祖與劉秀想必也是同樣的意思。
如果荀彧是希望藉著曹操匡扶漢室,他為啥不比姬旦,偏要比之帝王,說的不好聽點,把曹操比作帝王,簡直就是在勸曹操做皇帝,都可以看作是叛逆了。
趙雲如果沒記錯的話,伏皇后事件荀彧也是出過力,當過幫兇的,試問這是一個大漢該做的事情嗎
因此荀彧並非漢之忠臣,他一直忠於曹操,他最後於曹操的矛盾只是因為政見不和,而並非理念不和。
你麻痺,自己一直以來都信任的五哥,今後會不會拉攏一批人?就是目前他在後軍訓練的軍士也像模像樣,看來多塞一些沙子進去,不能讓他一家獨大。
看到兩人穿上軍服,氣質大變。丁宮有點兒像戲志才賈詡一樣的謀士,黃承彥,嗯,還是黃承彥,這傢伙就有這樣的本事,在什麼時候都只能是他自己。
“主公,”賈詡端起碗就說話:“元化先生和仲景先生目前還沒有最新的訊息。”
“嗯,”趙雲點點頭:“偌大的交州我們都拿下來了,區區三苗也不急在一時。”
丁宮心裡感慨更多,人家叫的是主公而不是大帥或者鎮南將軍的頭銜,自己啥時候才能有一批忠心的手下?先生說的同窗?省省吧,文人相輕,誰願意叫自己主公?
他最喜歡的就是這一種閒適的氛圍,丁宮認為這是最愜意的,罪犯儒家食不言寢不語。
丁家之所以異軍突起,要是沒有真定趙家的崛起,他也算是最明顯的例子。
丁宮花錢大方,到每一個地方做生意,都是走的高層路線。
很簡單,一項生意要賺一千萬錢的話,他會明白地告訴縣令或者郡守,咱四六開,你六我四,甚至三七開,你七我三。
看上去丁家不合算,實質上呢,這邊一個三成那邊一個四成,利益永遠都超過了那些一直在做著斤斤計較的商賈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