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李佑何德何能,真的擔負不起這個重大責任哪…。
許尚書見李佑神色壓抑凝重,心中暗賞,別人從他這裡聽了好訊息,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喜色滿面,這李佑年紀輕輕竟然知道端穩自持,甚是難得。
許大人哪裡知道李佑徹底想歪了,想到當太監了。
“內閣欲增設中書舍人一員,本官斟酌,以你補缺,你意下如何?”
中書舍人?不是首領太監?李大人小小的放了心…難怪叫入宮,內閣以午門內文淵閣為署,去那裡當差當然也能叫入宮。
但內閣中書舍人似乎就是個在內閣裡純粹抄抄寫寫的工具一般的職務,除了機密事知道的多一些,基本上半分權力也無,有什麼值得慎重的?更別說閣老都要爭相交好?
沒想明白的李佑低頭道:“下官見識短淺,雖不明深意,但任憑老大人吩咐。”
許尚書解釋道:“現下你當然不明白…”
話要從頭說起,本朝中書舍人是個大內值班文職官員的統稱,分為中書科、兩殿、兩房三種。都是七品,但內涵不一樣。
其中中書科中書舍人是個極其清貴的職務,類似於翰林,平常草擬詔、誥、敕、表之類的,朝會時候在皇帝左右侍班,非進士不可擔當,升遷極快。
兩殿中書舍人指的是直文華殿東房中書舍人、直武英殿西房中書舍人,負責奉命抄書,寫寫符寶篆字之類的。如今在三種中書舍人裡地位最底下,幾乎被視為工匠一流。
而兩房中書舍人,便是內閣誥敕房、制敕房中書舍人,也就是許尚書打算安排李佑乾的職務。
兩房舍人具體工作就不贅述了。無非是抄抄寫寫,相當於沒有打字機時代的活人寫字工具,能書寫者即可擔任。
這一種中書舍人,雖然身處朝廷政務最核心的內閣,常能書寫機密。但流品卻很不怎麼樣,國朝初年甚至有白衣來充當的。而且朝廷有制度,兩房舍人升遷外放不得任部屬、科道這些清流美官,所以有前途的進士都不大願意來這裡。
當然若僅僅如此,區區一內閣舍人還不值當許尚書費多大心。要害之處在於,這個新增的中書舍人,職責是為爭奪票擬權的諸大學士分票…
沒錯,這個票,就是票擬的票。'(m)無彈窗閱讀'
第二百一十一章 通向中樞之路
所謂分票,就是各種奏章題本送到內閣後,將奏本分給各大學士進行票擬。負責這個事情的中書舍人,就叫做分票中書。這份工作…那是相當的意味深長。
近年來本是沒有這個制度的,但為何如今要增設分票中書?不嫌多餘麼?
李佑略一思索恍然大悟,對許尚書猜測道:“下官雖位卑職低,但也聽說過首輔養病、次輔致仕,現下只有四學士直文淵閣。以此138看書網中有群雄逐鹿相持不下之事?”
“然。”許尚書點頭,心裡對李佑的讚許又多了幾分,暗道此子確如學生和趙總憲所言,悟性不錯。
話說景和朝延續了前朝舊制,內閣大學士設定依然是標準的四殿兩閣冠名。排序按慣例是首輔中極殿、次輔建極殿,隨後是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理論上應該有六個大學士輔政當國、參贊機務。
不過今實際情況是隻有五個,建極殿那位次輔去年告老還鄉了。
不知為什麼一時也定不下補缺人選,所以內閣位子就空著一個,其實也無所謂,真不差這一個非首輔的位置。
但內閣還有個情況,當朝首輔,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兼中極殿大學士張閣老年因老多病,所以閉門休養,久不視政。
他老人家是先皇臨終時的顧命大臣,先皇口述遺詔和今上即位詔都是他親筆寫的,端的是德高望重。就算在家白拿四份俸祿到海枯石爛,朝廷裡也沒人敢主動勸他退休騰位置。
這裡插幾句話,張閣老這個吏部尚書是加銜,只享受政治待遇不管部事的。許大人的吏部尚書才是實授,算作吏部衙門的坐堂官,一般意義上的天官冢宰。
國朝同時有好幾個某部尚書的現象多了去了,大都是加銜以示恩榮和品級地位,看官們不必大驚小怪。
這樣算下來,當前的內閣其實只有四個大學士在處理政務,問題就出在這裡。
都曉得內閣最重要的權力就是票擬,對中外章本提出處理意見,再由聖母皇太后過目後成為正式詔令。所幸當今太后以賢德著稱,十分支援內閣工作,並不輕易干政自專,頗得大臣們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