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易於耗傷肝陰,甚至助熱化火。故臨證治療使用疏肝理氣藥時,一要儘量選用輕靈平和之品,如香附、蘇梗、佛手片、綠萼梅之類;二要注意配伍柔肝養陰藥物,即白芍、當歸之屬,以護肝陰、利肝體,如仲景之四逆散中柴胡與白芍並用即是疏肝、柔肝並用的範例。
2。臨證治療應辨證辨病相結合。辨病有中醫病名和西醫病名不同,但辨證論治應貫穿於治療的全過程。如病毒性肝炎,可用疏肝運脾、化溼行瘀、清熱解毒等治法,結合臨床經驗和藥理研究,選擇具有抗病毒、改善肝功能、。調節免疫及抗纖維化作用的藥物;藥物性肝炎,結合病史,應先祛除誘因,選擇具有改善肝臟炎症、保護肝臟解毒功能作用的藥物,同時可以選擇中藥,如垂盆草、水飛薊以清熱解毒,保肝利膽。
3。膽道疾病辨證用藥特點。如脅痛兼有砂石結聚者,治療當注意通腑、化石、排石藥的配伍應用。辨證屬溼熱阻滯證,肝膽氣機失於通降,出現右脅肋部絞痛難忍,噁心嘔吐,口苦納呆,治療當清利肝膽,通降排石,方劑常用大柴胡湯加減。通腑瀉下常用大黃、芒硝;化石、排石藥物可選用雞內金、海金沙、金錢草、鬱金、茵陳、枳殼、莪術、皂角刺、煅瓦楞子等。
【醫案舉隅】
茅某,男,40歲,教師。
發現慢性乙型肝炎2年,時有右脅部隱痛不適,間斷肝功能異常,經用維生素B、維生素C、肝泰樂、左旋咪唑、肌苷及黃芪注射液等治療後症狀無改善,乃來我院要求服用中藥治療。症見肝區隱痛,時有脹痛,疲勞乏力,面部虛浮,兩頰有大片黑斑顯布,腰痠,下肢怕冷,兩足跟痛,左側為甚,大便偶溏,小便或黃,口中酸黏發膩,舌有麻感,舌苔淡黃薄膩,舌質隱紫,胖大有齒印,脈細。證屬溼熱瘀結,肝脾兩傷,久病及腎,治擬化肝解毒,溫養腎氣。藥用虎杖、平地木、紅藤各20g,土茯苓15g,貫眾10g,黑料豆12g,甘草3g,太子參12g,仙靈脾10g,枸杞子12g,炙首烏12g,炒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