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看,管理熱潮的產生和發展具有7個基礎:(1)對工作進行科學管理,這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關鍵因素;(2)分權化,並將其視為基本的組織原則;(3)人事管理,並將其視為使人員適合於組織結構的系統方法 (包括工作說明、員工考評、工資與薪酬管理以及“人際關係”);(4)管理者開發,以便在目前滿足今後的管理需要;(5)管理會計,即把分析和情報工作作為管理決策的基礎;(6)市場營銷;(7)最後是長期規劃。
在管理熱潮出現以前,上述7點中的每一項基礎都已經得到了成功的實施(正如在上一章結尾部分“附記:管理的起源及歷史演進”中所闡述的)。換句話說,管理熱潮只不過使之得以改進、提煉、補充和修訂,而很少存在創新。它使得到當時為止只為少數專家所掌握的神秘知識,成為各地管理者都能夠掌握的知識;使得到當時為止只是少數例外的事物,發展成為普遍的實踐。
基礎領域中對新知識的需求
在20世紀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人們已經清楚地發現:構成管理熱潮的基礎的知識已經不夠了。在絕大多數基礎領域中,都產生了對新知識的需求,特別是有關生產率、組織設計和結構以及人員管理等領域。科學管理,再也不能促使生產率進一步提高。在每一個國家,都存在著由於嚴重的通貨膨脹而產生的生產率危機。
回顧過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一段時期裡,在西歐和日本出現的生產率的巨幅增長,實際上只在某種程度上是管理改進的結果。那麼主要原因是什麼呢?其中的主要因素是:大量人員從以西西里、西班牙和日本北部山區為代表的低生產率領域——勉強維持生存的農業區域——遷移到了高生產率的工業領域。如果沒有這種大規模的移民,那麼這些成長領域的生產率的提高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這種遷移浪潮已經過去了。顯然,西歐已經達到了吸收外來工人的能力極限。在日本,那種勉強維持生活的農業人口,也已經不多了。從今以後,這些國家的生產率的提高,必須依靠提高現有工人在現有工作崗位上的生產率來實現。
與此同時,對經濟績效的需求卻不斷提高,而這種經濟增長只有透過提高生產率才能實現。例如,每一個人都“認為”(許多人現在仍然這樣認為):豐裕將會大大降低對經濟績效的需求。一旦我們知道了如何生產物質財富,對社會經濟職能的需求肯定就會減少。但事實上,我們所面對的卻是人類期望的日益增長浪潮。當肯尼迪總統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提出“豐裕”這個詞時,他腦子裡想到的是在世界上貧窮的、不發達的國家中對經濟報酬和滿足的需求會有爆炸性的增長。但是,豐裕也使得發達國家中仍然貧窮的那些人(不論是美國的黑人,還是西西里的農民),在人們的期望方面產生了同樣的增長浪潮。而且,豐裕本身對經濟績效的需求,也要快於它們自己所能達到的能力。與大眾性報紙上頭條新聞所講述的恰恰相反,受過教育的青年人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他們會減少對傳統的經濟商品和服務的需求(雖然傳統的經濟理論——所謂的“恩格爾定律”曾經預言會有這種減少)。此外,他們還對新的服務和新的滿足——教育、保健、住房或閒暇等,表現出永不知足的慾望。 。。
第一次管理熱潮(3)
同樣新的,或許是成本更高昂的一種需求,是人們對清潔環境的需求。就是到目前為止,這也仍然是一種奢侈的需求。以前,在城市貧民窟和農村小屋裡,人們能夠享受到清潔的空氣、清潔的街道、安全的飲水以及衛生而未被汙染的食物,但現在,這些只是一種夢想。
上述這些新的期望和需求中,每一種都需要做出巨大的經濟努力,每一項都需要動用大量的經濟資源。尤其重要的是,其中每一項都要求經濟能夠產生前所未有的經濟剩餘。換句話說,要滿足這些需求,就要求生產率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我們知道到底需要什麼。首先,傳統觀點只重點考慮生產率的一個要素:勞動力。但是,生產率是生產的全部三個要素(土地、勞動力和資本)相互作用和相互匹配的結果。即使從勞動力的生產率角度來看,我們也只是從事了第一步工作:即對工作的“各個片斷”進行了分析。我們還需要了解生產的原則,以便把各項工作整合成為最有生產率的生產過程。我們也需要對工作和員工的極不相同的要求和邏輯進行協調。
超越分權化
在合適的情境下,分權化是最好的組織設計原則,但其應用的條件卻是相當苛刻的。它適用於用不同產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