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的夏人祖先叫作伊水。西流注於伊水,那就是伊水的一條支流。可知,這1支濟始族從豫西山裡走來。
第4山 鮮山,
“又西三百里,曰鮮山,多金玉,無草木,鮮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其中多鳴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
鳴蛇,在渭河叫作肥遺。
第5山 陽山,
“又西三百里,曰陽山,多石,無草木。陽水出焉,流注於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見則其邑大水。”
“化蛇”和“鳴蛇”在西山經叫作“肥遺”。這是畫在巫祠牆壁上的圖畫。人面而豺身,叱呼,是對求雨的描繪。
第6山 昆吾山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彘而有角,其音如號,名曰(龍蟲)(蟲氐)食之不眯。”
昆吾,這1支夏人始族後來為大商人所滅。
第7山
“又西百二十里,曰姦(草頭)山,姦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有木焉,其狀如棠而赤葉,名曰芒草,可以毒魚。”
第8山
“又向一百五十里,曰獨蘇之山,無草木而多水。”
第9山 蔓渠山,
“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洛。有獸焉,其名曰馬腹,其狀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這1條伊水是說發源於豫西山地,流入洛水。
濟山因濟水而名,濟水是黃河的古河道,這一經沒有濟字,也沒有河字。這是因為這一經是“濟氏族”在豫西山地時的記錄,在收集整理的時候,濟氏族已經遷徙到濟山。
“有獸焉,其名曰馬腹,其狀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腹”就是腸。“媧”從藍田華人那裡傳到濟山人這裡就成了“馬腸”。肥遺也改了名字,叫作鳴蛇和化蛇。
讀到這裡,濟人的“身份”開始明確起來:
公元前六千年,有一支芮城人的分支從山西進入豫西山地向西遷徙,這一支人在洛河上游河段停下來,生存了不少於千年。洛河上游與藍田的華人不過幾十公里,只隔了一道山崗。千年的時間裡,華人的文化(史詩神話)經由濟人(不止濟人一支始族)傳到了洛河地區。公元前四千年以後,這一支始族遷徙到了濟山(洛陽向西,直到澠池),以後,濟人的分支一支又一支的走出去,匯合進了周人對商的鬥爭。留在濟山的後代傳唱這段祖先的經歷。
第3篇
中次三經
下面是一篇“巫宣講”的記錄。從這一篇記錄可以知道,伏羲人的中心在洛陽平原。這1篇描繪了萯人的領地千年間的變化。
“萯山之首”,
萯山地區在洛陽平原,洛河與黃河的匯合處,一塊河間高地。萯,伏羲語,就是伏。伏羲語還有薄,濟。周語有稷,漆,岐。稷與濟同音。並非巧合。秦語有鹹,縣,士。華語有媧,華。
第1山 敖岸山,
“敖岸之山,其陽多雩yu孚(加王)之玉,其陰多赭,黃金。神燻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狀如茜如舉,有獸焉,其狀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諸,見則其邑大水。”
“燻池”,“茜”,“舉”都是萯方言(伏羲語)。
“河林”,河網地貌,與今天的地理不同,洛河的河道分作多道細流。“如茜如舉”,方言,對河網的描繪。下一山說,“北望河曲”,“南望墠shan渚”,也是河網地貌。夏時代的萯人在這塊土地上生存。
第2山 青要山,
“又東十里,曰青要之山,實為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駕鳥。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中多僕累,薄盧。(鬼申)武羅司之,其狀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齒,而穿耳以鐻,其鳴如鳴玉。是山也,宜女子。畛zhen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其中有鳥焉,名曰幼(鳥旁),其狀如鳧,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狀如姦(草頭),而方莖黃華赤實其本如藁木,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密都”,(神)集中的地方。萯山時代崇拜動物,叫作神,渭河方言叫作帝。
“實為帝之密都”:帝,是渭河方言,都,是古漢語,這是書作者加的話。
“河曲”,也是河林,同一個地方。在渭河大湖時期,渭河與濟水不相通。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