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映在法國根據各條約中信仰自由的條款,而提出取得在華天主教會的保護地

的要求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一半以上在華神甫是法國人。天主教會

正式組成 51 個“副本堂神甫的教區和教廷的大教區”,由它們來劃分中國所

有省份。將近 1500 個地方有外國或中國神甫,天主教徒最多的地方是直隸、

江蘇、四川和山東。雖然天主教徒也出現在新教徒集中的較大城市,但他們

著重在農村地區工作,爭取全家或全村皈依天主教,嘗試建立完整的地方天

主教社群,傾向於把教育活動限制在教徒子女本人。在 20 世紀 20 年代以前,

天主教傳教會沒有出現可與義和團起義以後的新教徒活動相比的教育和醫學

活動的大發展。與拯救靈魂相比,企圖擴大對中國社會影響的任何願望,肯

定都是次要的。與 19 世紀的教案不同,20 世紀 20 年代的反基督教運動幾乎

只是針對新教徒的,這說明天主教活動依然處於形成 20 世紀中國的主流之

外。

除了原教旨主義的中華內地佈道會及與它有聯絡的佈道會外,1900 年以

後,新教傳教士逐漸地把他們的重點從勸個人信教的壓倒一切的關心,轉向

使中國社會全部基督教化這一擴大的目標。這意味著要在教育和醫藥工作方

面投入更多的人員和經費,以便實現一位傳教士領導所寫的福音書的“社會

含義”。

① 以下大部分數字材料來自前一腳註所引的著作。關於羅馬天主教的“佔領”的材料,取自賴特烈的《基

督教在華傳教史》。

到 1919 年,6639 名新教傳教士駐在全國所有省份的 693 個地方,並分

別在 1037 個佈道站工作。在這 693 個駐紮中心中,578 個(佔 83%)只有一

個佈道會,442 個(65%)駐有 5 名或更少的傳教士。這些駐紮人員比較稀

少的地方往往在內地省份。約 57%的傳教士駐於沿海省份,26%的傳教士駐

於長江流域的省份,只有 17%不在東部沿海和長江流域。8 個駐紮中心上海、

北京、廣州、南京、福州、長沙、成都和濟南,各有 100 多名傳教士,合起

來佔全部外國人員的 26%。2/3 新教傳教士和 1/4 有權受聖餐者住在估計有

50000 人以上的 176 個城市,那裡居住的人數也許佔中國總人口的 6%。按地

理位置排,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直隸和奉天 7 個沿海省份,共

有 71%的新教徒受聖餐者、63%的初小學生、77%的中學生。宣講福音的活

動從駐紮中心向外輻射;1919 年宣稱有 6391 個“教堂”和 8886 個“福音中

心”。可是,大部分離城市的佈道站只有數里之遙。

1920 年,獨立的新教傳教團體已從 1900 年的 61 個增加到 130 個,另外

還要加上 36 個諸如基督教青年會、救世軍和雅禮佈道會等基督教組織,這些

組織都不是在教派的基礎上組成的。傳教團體的增加,是 1900 以後許多小的

教派團體(其中大部分是美國的)來華的結果。這個時期開始工作的最大的

佈道會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1905 年,外國力量的一半是英帝國的(包括大

不列顛、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1/3 是美國的,其餘的來自歐洲大

陸。到 1920 年,英帝國和美國所佔的比率顛倒,美國此時佔新教傳教士的一

半。天主教的傳教活動絕大部分由歐洲人進行和控制,美國的天主教傳教士

主要在 1920 年以後來華。表 32 顯示主要教派的力量而不考慮它們來自何國。

表 32

團體

1919 年新教各教派的相對力量

傳教士人數 站 聖餐者

醫院

聖公會

浸禮會

公理會

路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