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部分

載——《民族自決》和《過渡時代的經濟》。介紹馬列主義

的工作隨著《共產黨》月刊於 1920 年 11 月在上海創刊而蓬勃展開,俄國政

黨、國家和社會各個方面的情況,連同俄國新的藝術和文學,在幾份激進刊

物上得到了報道。①不滿足於翻譯過來的關於新俄國的報道,中國人或前往俄

國直接觀察,或向莫斯科派駐記者。其中包括瞿秋白,他的動機是“尋求……

改造中國的真理”。②透過他們的報道,抽象的理論轉化成了具體的事實。在

中國內地,惲代英於武昌創辦的利群書社以及毛澤東於長沙創辦、在湖南數

縣設有分店的文化書社這類書店,還有蕭楚女於重慶編輯的《新蜀報》,將

這些出版物散佈開去。①

有了這些出版物,馬列主義的主要分析工具——辯證唯物主義、階級鬥

③ 《五四期刊》,1,第 193—194、198 頁。

④ 何長工:《勤工儉學生活回憶》,第 61 頁,和《新民學會會員通訊集》,載《五四期刊》,1,第 154

頁。

⑤ 竹內本,1,第 58 頁,《新民學會會員通訊集》,第 3 頁,引用於《湖南歷史資料》,4(1959 年),

第 80 頁。

① 關於這一問題,最好的資料來源有《五四期刊》,1 和 3;張靜廬:《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第 68

和 75 頁;《新青年》,9(1921 年 9 月 1 日)第 5 頁的一則廣告;以及《近代史資料》,2(1955 年),

第 161—173 頁。

② 《五四期刊》,1,第 135—136 頁。

① 《社會新聞》,1。8(1932 年 10 月 25 日),第 176—178 頁;洛甫(張聞天):《青年學習問題》,第

95—107 頁;以及竹內本,1,第 71—73 頁。

爭、剩餘價值,等等——便在這些早期皈依者們的掌握之中了。他們的國家

的醜惡方面、勞動人民的苦難,被視為帝國主義者、資本家和地主的剝削,

以及他們壟斷國家政權的結果。按照這個觀點,中國社會被看作是由壓迫者

和被壓迫階級組成的,其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與僅僅幾個世紀以前的

驕傲的帝國相去甚遠。應當承認,它的轉變需要一場革命,但當它既沒有一

個發展了的資產階級也沒有一個壯大的無產階級時,為什麼是一場由馬列主

義指引和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呢?李大釗在 1919 年 5 月 4 日《每週評論》的一

篇社論中,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簡單的——既然中國的資產階級發展不充

分,中國的革命就可能比俄國、德國、奧地利和匈牙利的更為容易。在中共

建立的前夕,他論證說,在一個勞工運動日益高漲的世界裡,要中國發展自

己的資本主義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站不住腳。“再看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人

家已經自由競爭,發達到必須社會主義共營地位,我們今天才起首由人家的

出發點,按人家的步數走。……在這種勢力之下,要想存立,適應這共同生

活,恐非取兼程併力社會共營的組織,不能有成。”②陳獨秀也根據事實贊同

這種蛙跳理論,雖然他沒有像托洛茨基那樣發展一套不斷革命的戰略。按照

他的觀點,一種萌芽狀態的資本主義在 1920 年的中國的發展程度,並不亞於

1848 年的德國或 1917 年的俄國。既然俄國成功地完成了跳躍,中國為什麼

不行?①這種蛙跳理論嚴格說來也許是不辯證的;對陳、李以及他們的追隨者

如周佛海、瞿秋白與蔡和森來說,社會主義代表一切美好的東西。它是一個

沒有階級對抗的社會,為所有人提供了盡其所能發展自我的機會。②如瞿秋白

在其莫斯科之行前所說,他和與他共同主辦《新社會》雜誌的同事們,希望

促成的是一個自由、平等、沒有階級差別、沒有戰爭危險的民主的新社會。③

一個漫長而陰暗的“資本主義階段”的前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