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也和佔統治地位的
大陸帝國傳統一樣地確實存在——一樣,現代資產階級也密切地結合到傳統
① 伊懋可:《中國昔日的模式》,第 298 頁。
② 同上書,第 314 頁。
① 參考羅茲?墨菲的論文:《外來人:西方在印度和中國的經驗》。
社會中去了。
複雜的社會基礎
當一個現代的經濟部門在 19 世紀後半期開始形成的時候,佔統治地位的
城市階級——官僚和商人——就力圖對它加以控制,並將由此而來的好處據
為己有。
公職人員有接近當權者和掌握公共資金的雙重特權。實際上,在所有的
“不發達國家”中,掌握政權的人都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高階官
員們以國家的名義收集情報,准許給予特許證、壟斷權、免稅權和貸款。在
中國,國家控制商界的傳統不可避免地加強了政府對現代化的限制。官僚們
得到他們的天然盟友士紳的支援。從 18 世紀起,為數眾多的土地所有者陸續
返回到城鎮裡。這些新的顯要人物讓別人替他們管理鄉下的地產,自己則投
身於高利貸、商業,或社會公共事業。正是在這一時期興起了各式各樣的慈
善組織(善堂)和公務部門(局),透過這些組織,精英們和低階官吏聯合
在一起,實際上負責管理市政。①
商人階級的傳統可以上溯到帝國的初始年代,這個階級在中世紀的經濟
革命時期得到蓬勃的發展:自 18 世紀以後,這個階級再度繁榮,並提高了威
信,區域性和專業性的同業公會數目猛增就是明證。中國的商人從漫長的歷
史中繼承了商業和財務兩方面的高度才能。繁瑣的制度、為數眾多的中介人,
以及運轉的專業分工,使得商人能夠將小手工業者和農民的產品商業化,從
而將其納入——但不是控制——本地的,或者區域間的,或者在較少的情況
下全國性的市場。
中國商人攫取和利用每一個機會致富的非凡才能,鼓勵著他們去和外國
人合作。在那些開放的港口城市裡,西方工廠和運輸公司裡的投資者很多:
在 1900 年左右,將自己的才能為外國企業家服務的買辦人資料估計已達
20000。①透過這一類業務上的接觸,商人們獲得了現代的管理和生產技術。
他們構成了一個先驅者集團,對外部世界開放,與外國社團的關係也許比與
中國傳統社會的關係更密切。但是在這種與外國的接觸中,中國商人的民族
和社會的特性,也許並沒有像大批人改信基督教和流行穿西裝所顯示的那樣
被消滅掉,反而在地區同業公會、職業社團,1904 年以後又在商會的懷抱中,
以新的力量激發起來了。
但是,各式各樣的障礙延緩了商人階級轉變為由企業家和實業家組成的
現代資產階級的程序。這些障礙部分地來自商人傳統自身:例如,來自銷售
與生產兩個網路的嚴格界限。在 19 世紀後半以前,中國人幾乎不曾採用過由
商人將原料分發給手工業者加工的辦法,而在曼徹斯特和里昂,正是這種制
度的廣泛採用標誌著資本主義的到來。同樣,這些商人的投機傾向也使得他
們寧願承擔很大的風險以換取可以迅速得到的高額利潤。但最主要的還是商
① 有關權力從佔有土地計程車紳轉移到城市、商業或官僚精英手中的問題,參閱伊懋可:《中國昔日的模式》,
第 235、248—260 頁。伊懋可用農奴制的衰落來解釋這一轉移的觀點至今尚有爭論;但是似乎可以確定的
是,所有權制度以及一般的社會結構在 18 世紀都經歷了深刻的變動。參閱托馬斯?A。梅茨格:《論中國現
代化的歷史根源:明末清初經濟與行政日益分化》,第 33—44 頁,載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編:《中國現
代經濟史討論會》(臺北,1977 年)。關於名流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可參看伊懋可:《上海的行政管理,
1905—1914 年》,載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