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0部分

滯了下來,再看不到什麼新鮮的東西了。

不過這個層面上的考量,還是皇帝陛下的事情,他沒那個心思去說什麼,那老頭兒也不好對付。

不過大同商事的處置之上,他卻可以說上兩句,至於成不成的,誰知道呢?反正大同那裡也亂不起來,大軍在側,商人再是紅了眼,也翻不起多大的風波。

反而是漢商跟草原部族間的糾紛,很可能影響將來對蒙古諸部的戰事,其實,這也才是他站出來說話的真正原因所在。

他所說的話,在皇帝陛下心目中的分量自然不一樣,沉吟良久,皇帝陛下不由有些意動,道:“愛卿是說……”

趙石頓時嘿嘿樂了起來,重拾方才話題道:“太子殿下剛從吐蕃回來,應是受益匪淺,今年代天巡狩大同,那裡應該另有一番風物才對,中書的大人們總在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如選幾位跟隨太子殿下一起出巡。”

“一來,河東無有戰事已經幾年了,河東精銳聚集,枕戈待旦,渴戰已久,這麼下去,不定鬧出什麼亂子來,太子殿下巡狩大同,可以激勵邊關將士士氣,安撫河東軍心。”

“二來嘛,朝廷邸報微臣也看了,河東宣撫使張佩官想要助木華黎平滅乃蠻餘孽,太子前去,上陣就不必了……到是也能見一下兵戈之事,這對太子殿下而言,當是好事……”

“三來嘛,也讓中書的大人們出去透透氣,到邊關走一趟,不定回來之後,對邊關諸事便有了另外一番見地呢。”

聽到這裡,皇帝陛下立馬就笑了,介面道:“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是吧?”

趙石點著頭道:“微臣也該準備去河洛的事情了,正好跟他們同行,微臣這兩年可沒住了腳,不能總讓臣奔波來去吧?再者說了,宣撫河洛,本就是中書的事情……”

一聽這個,皇帝陛下開始連連擺手,“行了行了,朕知道愛卿辛苦,但能者多勞嘛,在此事上,就不要抱怨了……唉,中書的老臣們年紀可都不小了。”

趙石撇了撇嘴,心道,要是他們年輕還不讓他們去呢,不過嘴上立馬道:“在其位謀其政,陪太子巡狩天下,可是榮耀之事……最多,選兩位年輕點的大人嘛,不過微臣覺得,張亮初張大人見識不凡,當在隨行之列。”

皇帝陛下不顧體統的咧了咧嘴,心想,張光晉已經五十有六了吧?這麼一圈下來,估計得去了他半條命。

看來這位張大人的條陳,讓趙柱國十分的不滿了。

想到這裡,皇帝陛下不得不警告道:“朕可說好了啊,這些老臣皆乃朕之肱骨,在路途上有所損傷,朕是不答應的。”

趙石心裡一笑,這事還真成了,看看,談論的已經不是會不會成行了,而是轉到了路途之上,“陛下放心……若是幾位大人病倒在了路途之上,就在河東養病便是,正好,這些老大人們皆乃遠見卓識之輩,定能對地方政事有所助益……”

皇帝陛下這裡則已經開始盤算著,老臣們離開朝堂,完全可以將一些副職提起來,暫理政務,這是好事,如今中書暮氣已深,能這般不動聲色的完成新老交替,正合為政之道……

趙石這裡只是想讓中書的文臣們吃點苦頭,而人家皇帝,卻已經開始在琢磨著藉此完成朝堂上的新陳代謝了,就勢而為,本就是皇帝陛下最擅長的。

這個話題告一段落,君臣之間,相視片刻,就都笑了起來,笑的有點無良,卻又有點得意。

等到出了宮,趙石回味了一下,心裡頓時有點不舒坦了,怎麼就覺著,自己方才所言所行,都有點佞臣的風範了呢?

這麼著將中書的老大人們攆出京師,實在有失光明正大,不定這訊息傳出去,會讓中書的文臣們怎麼光火呢。

於是,他決定了,這訊息要是傳的滿城風雨,過後一定找機會收拾皇帝陛下一頓,皇帝陛下有了警覺,應該不會再來晉國公府轉悠,就算上門,也不會去校場。

但皇宮的大門就在這裡開著,你不來就我,我還不能來找你?哼哼哼哼……

當然,這事皇帝陛下雖然心意已定,但要成行,還需很多的準備,最少,也要拖到二月末尾了。

首先,就是皇帝陛下將中書的奏疏留中不發,意思很明確,中書之議,有欠妥當,接下來,皇帝陛下下旨給中書,皇帝陛下想要御駕親臨大同,巡狩北疆。

中書眾臣的注意力立馬被轉移了,開始紛紛勸諫起了皇帝陛下,御史們也開始上書,朝堂上的大人們一下變得憂慮重重了起來。

(為過年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