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地開了口,“朕得讓他們知道朕的決心。朕可不想再去御醫所接你一次。”說完才覺得自己這話像解釋一般,再想起自己剛聽到她摔下殿階時,胸口撲通亂跳,慌里慌張的焦慮模樣,回頭剜了她一眼。
“謝陛下袒護。” 她低頭蹙眉崴著腳,這道理她都懂,陛下要是不擺出點態度來,下一次就不用去御醫所,可以直接去停屍房接她了,“可廷杖臣子如同詔獄,於君而言,都是史官定會列進史書的大汙名,陛下實在不必如此。”她拎著朝服袍子,努力跟上他的步子,卻見陛下突然一頓,抬首,正對上陛下飛射而來的眼刀子。
——你還敢勸誡朕?你以為是為了誰啊?
朱八福收起了不識抬舉的話,屁顛顛地跟了上去。
作者有話要說:
唔……有半仙已經猜到了撞到刀口上的潘大人和他家上趕著找虐的閨女,默哀0。0
第111章 卷三第二十三章
禮議廷杖過後,整個朝廷彷彿被陛下的棍子打服了,再無反對聲波,禮部奉旨擇選前去承壽寺迎接皇考牌位的吉時吉日,準備車馬儀架和祭拜用的祭文,戶部撥款,兵部統一排程護送隨行人員。六部緊隨聖意照常運作,只有翰林院修史的幾位史官哭瞎了,因為陛下第一次要求看他們記錄的起居注。雖說自古有規矩,為防止君王干涉史官修史,君王不得閱覽本朝起居注,可這規矩前朝前代都被破壞得差不多了,別說閱覽起居注,命令史官動手改史的,史官不從,自己擼袖子改史的,甚至辭幾個史官砍幾個史官的皇帝比比皆是,到了如今,也不知這規矩該從不該從。
若非廷杖一事,他們翰林院與陛下真是相安無事相處美妙,對這位陛下最大的得罪也就是些翻不起上風浪的風花雪月,男人的風月□□算不得抹黑,陛下對此也從不小氣,大方表示任寫任記,可如今廷杖數十名大臣,怎麼粉飾也還是個黑啊。估摸著他自己也察覺到臉面不保,就想看看這些史官是怎麼記他一筆的,特命人來索要起居注看。
朱八福在翰林院的主要工作就是整理編修陛下的起居注,見陛下派人前來,她的頂頭上司主編修大人趕緊將燙手山芋丟到了她手裡,“朱大人,不如你去跟聖上回稟一句,這起居注還是別看了吧。”
“主編修大人為何自己不去?”看著主編修那張討饒糾結的臉,朱八福嘴裡咕噥著,“誰還不是一個腦袋一條命。”
“朱大人,聽聞你乃朱驄朱大人的兒子,怎麼半點朱驄大人當年的氣度都沒有?一家父子同為史官,朱驄大人可是一向筆桿硬挺,如實記錄,咱們整理先帝政績那時候,聖上和丞相輪番派人問話,一向都是他出面頂著的。”
“……”她爹那朵兩不靠的白蓮花,所以才得罪人不是,所以才變成了眼中釘肉中刺,被人用完就丟了不是。還讓她有樣學樣去背鍋,“我不去——廷杖一事又非下官記錄的,陛下問話,下官也答不明白啊!”
“朱大人,咱能別瞎了嘛?你不明白還有誰明白?聖上這通板子不就是為了你打的嘛?”為啥不讓朱大人參與記錄禮儀廷杖事件,可不就是因為朱大人就是當事人嘛!自己寫自己,那可是犯了大忌諱。“不管怎麼說,自己的鍋,自己背好!”
手裡捧著陛下近一月以來的起居注卷宗,朱八福被推出了翰林院的大門往陛下的御書房走去。
陛下也是真夠沒勁的,剛打完板子露出點王霸之氣,轉頭就像個小媳婦似地滿地打滾想不認賬。給陛下御覽起居注已是壞了規矩,他不會真的打算跟幾代前的沒品帝王一樣,擼起袖子自己改史書吧?
“朱大人,這是打翰林院過來交差的?”
李襄凡的聲音語調平緩,卻著實驚透了手捧卷宗的朱八福,一個不穩,疊起的卷宗撲簌簌地掉落下來,她急忙彎腰去撿,李丞相的手卻先一步撿起了地上的卷宗。
“拜見丞相大人。”朱八福低首躬身行禮。
李襄凡一身官服,披著黑氅,一手負在身後,一手執起撿起的卷宗,視線瞟過卷面,只是輕哼一聲,將卷宗重新放回了朱八福的手裡。
朱八福不奇怪丞相大人為何突然出現在宮裡,陛下這麼一場大鬧,就是要把稱病不朝的李丞相逼出來,她奇怪的是,陛下的御書房就在眼前,丞相大人不進去,反而立在宮道上,好似……在特意等著誰。
“聖上要御覽起居注?”李襄凡問道。
“是。”
“朱大人為何不規勸?”
“下官為何要規勸?”
“哦,老夫以為朱大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