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在市場上就看到一本蒙古番語記載。這裡面蒙古語和漢語對照,是學習蒙語的一種辦法。而且主要的內容是涉及到怎麼樣做生意的,讓你帶甚貨來,你賣甚了。這些在蒙語裡面怎麼說,貨不對路了,很多內容都是這些。另外就是一些問候,平常處理一些關係,拉關係這種用語,可以說學習的範圍非常廣,深入到蒙地貿易活動。還要學習一些中草藥知識、針灸知識。一見了牧民有病了,給人家看看病,搞點中草藥,給人家針灸一下,他病好了非常感謝你,互相之間建立一種信任關係。   。 想看書來
走 西 口(九)
【解說】 雍正四年,雍正皇帝和俄國葉卡特琳娜沙皇,簽訂《恰克圖條約》,開放邊境城市恰克圖為兩國的貿易口岸。 俄國人之所以如此急迫地需要和中國進行正式貿易,是因為他們想得到一種當時只有中國才出產的商品——茶葉。這種綠色的樹葉,對俄國人來講與其說是飲料,不如說是一種生活必需品。 一個俄國曆史學家說“不論貧富、年長、年幼都嗜飲磚茶,早晨就麵包喝茶,當作早餐,不喝茶就不去上工,午飯後必須有茶,每天喝茶可達五次之多。” 有需求就一定要有供給,誰先掌握這種商機,誰就有可能發財。《恰克圖條約》簽訂之後,最早出現在恰克圖的就是山西商人。 【採訪】劉建生 山西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院長 從恰克圖貿易來講,在這個問題上,最早研究的是渠紹淼先生。他在《山西外貿志》未刊稿裡面收集到一條很珍貴的史料,也就是格蘭頓將軍周遊世界以後,國人問他什麼足以向大家稱道?他說,足以向大家稱道的是,猶太人在世界上經商頗為有名,但是胡服辮髮之中國小商人,迫使猶太人讓出了很大一部分市場。這裡所指的胡服辮髮之中國小商人,主要就是山西商人。因為恰克圖貿易主要是山西商人壟斷的。而山西商人壟斷的恰克圖貿易市場,當時佔到了俄國對外貿易的49%,佔到中國出口貿易的19%。 【採訪】孔祥毅 山西財經大學 教授 實際上,馬克思談到中國有兩篇文章,其中有一篇就是《恰克圖貿易》。這篇文章裡,馬克思做了很多的統計數字。據我所翻閱的資料考證,在恰克圖貿易的中國商人有二十多家,其中兩家是非山西籍的,好像是北京一家,新疆一家。剩下全部是山西人,就是恰克圖貿易是由山西人壟斷的。整個屬於茶葉貿易的路線,有三個重要市場。恰克圖是第一大市場,第二個就是海拉爾市場,就是東北方向,西北方向是塔爾巴哈臺,塔城市場,就是現在阿拉山口往西去的那個市場。這三個重要市場,但交易量最大的還是恰克圖市場。從康熙年間開始,這條路上已經比較活躍了,一直活躍到了中國與蒙古關係發生變化以後,就是到了二十世紀初期,這個路線才基本上冷落下來。  
走 西 口(十)
【解說】 沿山西商人開闢的商路一路走過來,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山西商人修建的會館。這種會館的功能,不僅僅是聯絡鄉誼,它們當初還被山西商人當作休息的客棧和堆貨的貨場。 在這些會館中最顯要的位置,山西商人都修建了供奉關羽的殿堂。 他們對關羽的崇拜,還產生了一種意想不到的後果,今天在中國許多地方,商鋪的顯要位置都供奉著關羽的神像,此時這位山西籍的神聖所代表的就不僅僅是公平、信義,它還象徵著財富和興旺。 這些深宅大院的基石就是這樣被奠定了,也許最初走西口的漢子們並沒有想到日後會有如此輝煌的家業。他們當年只是為了追求一種富裕的生活,背景離鄉,他們用幾代人的汗水、淚水,甚至是血水,在西北的草原、荒漠中走出了一條條百年商路。 這是一張山西商人開闢的商路示意圖。 它南北縱貫中國,東端則從天津開始,一路向西,經過西北地區所有的重要城市,最終到達俄國首都莫斯科。那首曾經聽起來悽婉的《走西口》民歌,此時已被山西商人唱得大氣宏博。 幾百年過去了,山西走西口的人到底有多少,誰也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能夠回到家鄉光宗耀祖的人一定是少數。那麼又有多少人自從踏上走西口這條路就音信皆無、屍骨無收呢? 【採訪】柳陸 內蒙古作協 專業作家 這片墓地就是有一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山西人、晉商在包頭經商以後,他們回不了家了,過去交通什麼各方面都不發達,所以他們買了這塊墳地叫祁太義地,也就是祁縣人和太谷人買的這塊墳地,所以屬於他們這個籍貫的地方的人都埋在這個地方,這就是包頭最古老的一個墳地。那麼隨著年代、歷史的沿革,好多其他外地人進來,包括河北的、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