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部分

不論出家在家皆應遵守的。十善: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語、不拍馬、不貪婪、不惱怒、不背離佛法。

寺廟既然是修建起來給眾位信佛之人拜佛的,那麼為什麼如此要賣如此的高價,這不是間接地阻擋看來一些貧苦之人的信佛的行為嗎,因為他們有可能一炷香的錢都沒有。而且當時我就覺得很奇怪,寺廟裡的經濟來緣主要是香油錢,何必需要這種手段個取暴利。

在下不同佛,因此也就自以為是的以為所謂的和尚不是四大皆空嘛?既然四大皆空,那就應該有四大皆空的模樣,不能這個,不能那個,一群和尚僧人,要那麼多錢幹什麼?不怕招來強盜嗎?

我想不明白,可是看到圓心大師了我頓時明白了!瞧瞧圓心大師身上穿的僧袍,紅寶石的紐扣,金線的鑲邊,在看看上面桌子上放的茶,如果在下沒有聞錯,那是與黃金同價值的上等的龍井吧!而且還是最貴的雨前龍井,那茶在下這種世家子弟都不捨得買來喝。”

林海這話說得倒是實話,林家雖然每個月要給他月錢,但是那月錢就是打賞身邊的小廝都有些不夠,像雨前龍井這樣的奢侈品,林家無論是林老爺還是江氏都不會給他買的,想要,就只能掏自己的私房錢買,要做到這個樣子,林海還真有些心痛,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不對,是金燦燦的金子。

林海所說的差價,其實在場的人他們都清楚,但這裡是京城。京城的百姓比其他地方的百姓普遍有錢,這是無用質疑的,百姓手中人人多多少少的都有餘錢。在某些時候,百姓並不怎麼在意是否多花一些錢。因為他們是買來安心買平安的,故而也不怎麼計較寺廟裡的香燭比外面更貴。

然而林海的話卻如針一般,刺進了他們的身體。

百姓大多都是單純的,他們單純的以為自己的香油錢是用來孝敬佛祖的,以香油錢來為自己為家人買平安,買安心。他們根本想不到寺廟裡的和尚用他們的香油錢來導受,來導樂的。

穿著紅寶石紐扣金邊的衣服,喝連衍聖公的女婿世家子弟都喝不起的最好的龍井茶……

百姓是單純,但絕對不是單蠢。

他們都知道林海的話意味著什麼。

一個個眼睛都紅了,被愚弄,被欺騙的感覺充斥著他們的胸膛。

ps:

【唉,最近熱的不想動筆,怎麼破!】

第三卷仕途之路 第203章 高僧?還是妖僧呀?

林海的這番話,可謂是說到了老百姓的心裡,其實說句實在的,對於佛教,很多理智的人在內心裡都是不怎麼想象的,所謂的什麼眾生平等在現實社會中那是根本行不通的,有權有錢的永遠是大爺。

但是有些時候這種說法又是在社會最底層苦苦掙扎的小老百姓內心最大的願望,因此佛教在某些時候還是很有市場的,尤其是那個什麼所謂的送子觀音。要知道在古代子嗣的問題不僅僅是懸在女人頭上的一把利劍,對於男人來說,也同樣是的,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這也是林海的高明之處,要是他沒有說出這番話,有眼神的都知道他這是來找茬了!但是林海說出,他是不信佛教,但是家中的妻子信,他來寺廟是替妻子還願的,那麼這件事件,就可以說成他是無意中看見的,不過故意來找茬的。

訊息靈通的,都知道林家的少奶奶前不久生出來了一個大胖小子,至於孔嘉宜信不信佛教,也沒人知道,因此林海這話還真沒有任何的漏洞。

雖然林海言之有理,但是低下信佛的人還是大大的有的,因此這個時候,人們只是有些氣憤,但是並沒有憤怒。

而林海現在要做的就是激起民憤。

只有激起了民憤,林海才能脫身,才能永遠的站在正義的這一方,日後就是在官場上有信佛的人,也不會刻意的去為難林海,畢竟他不是反佛教,而是揭穿假和尚罷了!

有時候林海很陰險,他懂得利用一切對自己有利的資源,比如現在。

林海知道自己的這副相貌很具有欺騙性,而且世人對於君子的看法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在沒有戳穿他是不是一個偽君子之前,是沒人多少人懷疑他說話的正確性的。

溫潤如玉,翩翩君子。

只要林海想裝的時候,他總是能很好的詮釋這八個字的含義,雖然無法做到自己的大舅子孔伯書那樣,由內而外,但是在陌生人面前裝裝樣子,還是能很輕易地做到的。

林海對著下面的人,很儒雅的一笑“據在下所知,所謂的高僧雖然不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