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更不應該有這特殊化。
在場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百姓都是佛家虔誠的信徒。他們禮佛,將自己辛辛苦苦賺取來的血汗錢拜佛。他們敬佛,對佛報以一顆敬慕的心。他們有心向佛,所以才會來這裡聽諸位高僧論佛。
這顆真心。依照佛家眾生平等一說,誠心就應該沒有任何的多寡,為什麼他們卻只能站在臺下,頂著太陽聆聽。而你們這群佛家的子弟,卻堂而皇之的坐在高臺上怡然自得。這就是你們所謂的平等?難道就是因為你們是和尚,所有就可以搞特殊化嘛?
還有在下一不信佛,二不拜佛,甚至從來沒有在佛門捐過一分香油錢,自問比不了這臺下的每一個百姓,圓心大師卻冒然的讓我這個對佛毫無敬意的人。坐在上首這也是眾生法性平等?
那在下就要問問圓心大師了,為什麼我剛才想上去的時候,這位空道大師不讓我上。而等著有人認出來我岳父是衍聖公後。您這位陳佛寺的主持大師,卻來恭恭敬敬的請我們上去了,難道這也是大師你所說的眾生平等?”林海能說會道的本事,在這一刻也表露無疑。以自己為由,表示一個毫無佛心。對佛毫無敬意的人,卻能夠位於眾多虔誠信徒之上。以此來攻擊眾生法性平等。
林海在說完這番話後,不經意的掃過宣德帝所在的地方,果然眼見得看見宣德帝嘴角的那麼微笑。心裡有底了,就算是這圓心大師今天能能言善辯的脫身,林海的這番作為也已經映入到了宣德帝的眼中。作為一個皇上,最喜歡看見的便是能看得懂他眼神的臣子了!
至於不信佛的說法,這也是有的,林家是世代的書香之家,從小就是在四書五經里長到了,信奉的是儒家的那一套,對於佛教可不怎麼信。而且因為有了國師在護國寺當道士,很多官員為了投其所好,這年頭不信佛的世家弟子多著了!
林海見圓心大師一時之間回答不上來,不給他思索的機會,又立刻王八之氣爆發般的問道:“圓心大師說的因果之說,又因就必有果,還請問,圓心大師,這個世上是如何判斷因果的了,何為虔誠的信徒,難道就是以佈施大方來判斷的嗎?”
看見其他的僧人有人喉嚨動了,林海不給別人立馬開嘴道:“那在下再問圓心大師,為什麼這些人有什麼資格高坐這臺上?不否認他捐贈的香油錢遠遠在其他信徒之上,但他家財萬貫,所捐贈的香油錢在他身上不過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值得一提。
可萬千百姓捐贈的香油錢卻是一滴血一滴汗賺來的,雖然不多,但論價值論意義遠遠在這些人之上。論虔誠之心,亦是相同,為什麼他卻高高的坐著,百姓卻低低的站著?大山你又怎麼說?”
這個時候臺下默然無語,偏向林海的心已經越來越重的。這也是林海的高明之處,他的落腳點處處像百姓考慮,自然能夠贏得百姓的贊同。尤其是林海認可他們憑藉血汗賺來的錢時,更是有一種得遇知己之感。
林海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雖然他不知道宣德帝打擊佛教來幹什麼,但是林海卻知道,宣德帝覺得不想因為打擊佛教,而引發民間的暴動,歷史那麼多君主對佛教束手無策,很大程度上就有百姓這道巨大的護身符,怕引起暴動,因此不該動佛教。
只有讓百姓的心裡覺得自己正在被騙了,被愚弄了,才不會反對朝廷對佛教出臺的一系列措施。而林海現在要做的,就是拆穿這些假和尚的真面目。
想到這裡林海高聲道:“聽聞陳佛寺有一位大師大駕光臨,在下的妻子最近給在下生了一個兒子,所說要來還送子觀音的願,因此在下儘管不信佛,特意為了妻兒來拜一拜,為家人祈福。
剛剛我去買香,卻讓香的價格嚇了一跳,據這些瞭解,外面的香很便宜,一紮二十根二個、銅錢,而在這陳佛寺一紮三根,卻也要兩個銅錢,格相差六七倍之多。
一個純銅小佛像,做工一樣。外邊賣一兩銀子,而寺廟裡的卻要賣五兩銀子,差價是五倍,也就是四兩銀子。這差價雖然在下是世家子弟出身,可以卻也知道這些銀子供百姓生活半個月。這還是小物件,至於大物件的價格就更離譜,更嚇人了……”
說完林海似笑非笑的看著圓心大師“在下很不解,為什麼差距是怎麼大,於是多嘴的問了一句。原來這些東西都是圓心大師辛辛苦苦的開了光的。
不過在下卻更奇怪了,這和尚建寺廟是用來普渡眾生的,還是用來給人開光賺錢的。在下不信佛,但是也曾經聽說過,佛教的基本戒律。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這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